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隋第三世> 第449章:隋唐爭端再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49章:隋唐爭端再起 (1 / 2)

“呵呵呵!”

潁陽彭婆縣衙之中,羅士信樂呵呵的坐在主位之上,看著暗哨最新傳回來的鷹信,笑著說道:“據我們在洛陽附近的哨點發來急報,說是李世民派出一萬精騎,直奔伊闕關方向而去,看樣子是怕李道宗守不住,所以派人增援來了。”

“哦?”李正寶有些驚訝的看向羅士通道:“敵軍據此還有多遠?”

“據探馬來報,敵軍剛從洛陽而來,算算時間,到伊闕關還有七十里左右,今夜之前,當可抵達伊闕關……”說到這裡,羅士信便走向了掛在牆上的地圖。

“大將軍打算吃下這支唐軍?”李正寶頓時明白了羅士信的打算。

“我還想引來來伊闕關守軍呢。”羅士信到來之前,便得到楊侗便宜行事之權,他在這裡茫然枯坐,早就打算盯上了伊闕關了。

伊闕關位於河南郡南部龍門山和香山闕口,兩山夾峙,伊水穿流其中,是洛陽南下,襄城郡北上的必經之路,東漢時定為洛陽八關之一,其間山谷相連,自古以防守要地,這是一道防禦南方之敵的重要關隘,只要將李道宗轟出此關,亦或是將之打去跟李世民匯合,那麼,他只需派萬人守住關隘,便可抵禦襄城郡的唐軍,騰出來的數萬大軍,完全可以會獵洛陽,但是李道宗像只烏龜一樣,縮在關中一動不動,而關前又是一段比較狹窄的河谷,如果羅士信派人強攻,有再多兵力也擺不開,最終恐怕就跟攻打殺虎關的始畢可汗一樣,被生生耗幹。而李世民派來的一萬人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契機。

聽到羅士信這話,李正寶細一沉思,也覺得大有可為,說道:“飛鷹傳信是我大隋之獨家機密,馴鷹在那些諸侯手中只是玩物,也只有聖上想出飛鷹傳信之法。,我們確實可以從從容容設局,打他們一個時間差。”

“正是如此!”羅士信轉過身子,看向李正寶,下令道:“你帶一萬精騎和一萬奴兵到伊闕關前設伏,務必吃下這支南下軍隊。”

“末將遵命!”李正寶興奮道。

羅士信看了他一眼,格外叮囑道:“武藝不行,別鬥將。”

“末將…遵命。”李正寶苦笑,他吃了一次虧,再也不敢輕易冒險了。

。。。。。。。。

王君廓率領一萬精騎一路疾奔,離伊闕關還有二十里距離,一股涼爽的河風迎面吹來,頭腦為之一清,片刻有士兵向他彙報,“王將軍,再有二十里即可抵達伊闕關。”

“知道了。”王君廓是一個叛來叛去的人物,憑藉不錯的演技,以及一身不俗的能耐,身份地位水漲船高,名聲也因此意外的節節提高。他當年到涿郡碰運氣時,不僅得不到一官半職,還被楊侗以‘五姓家奴’來羞辱,至此以後,‘五姓家奴’之名伴隨他過了足足五年,別人不會當面說什麼,但李元吉見到他時,總是一口一個‘五姓家奴’的叫,但他又不敢拿李元吉如何。所以只能默默記在心頭,一心一意的為李世民賣命,成為晉王系的核心人物之一,當知道李世民有奪嫡之心,更是竭盡全力的促成。

李世民以為他為自己大業著想,對之更為倚重,也只有王君廓自己知道,自己的一切努力,除了為更高的權柄,還為了除掉李元吉這個不斷羞辱他的醜八怪。

但他知道楊侗和第一個叫出‘五姓家奴’這個字號的羅士信才是罪魁禍首,是以得到援助伊闕關的命令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與李道宗聯手殺死羅士信。

王君廓心中想了想,他知道不管怎樣,也只有先到伊闕關再說,又問道:“彭婆城可有動靜?”

“回稟將軍,彭婆城一切如常。”斥候如實彙報。

“彭婆城離這裡有多遠?”

“大約二十里左右。”

二十里的距離看似很遠,但以騎兵的速度來算,黃昏前完全能夠抵達伊闕關,他聽到鼓婆城的隋軍沒什麼動靜,也不著急,這裡離彭婆城尚有二十里距離,哪怕數萬隋軍騎兵盡出,同為騎兵的他也可以從容抵達伊闕關。

王君廓立刻令道:“全速前進!”

隊伍加快速度向南方疾奔而去。

而王君廓不知道的是,在他南面五里外,李正寶率領兩萬軍隊埋伏在一片森林中,他時刻注視著前方的訊息。

這時,一名斥候騎馬奔至,翻身下馬,向李正寶稟報道:“啟稟將軍,敵軍一萬輕騎正向這邊奔來,為首大將是王君廓,已經快到了。”

“王君廓?”

李正寶頓時興奮起來,大隋有一份詳細的情報,上面羅列著敵軍文武重臣名字,並對他們的特長加以品評,像李正寶這個級別的武將也有一份資料。而王君廓入列李唐頂級猛將,楊侗對他的點評是“武藝高強,是獨當一面的將才,然人品不端、反覆無常、陰險毒辣。”

若是搞死這個傢伙,那也是大功一件。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