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波哭笑不得,“前提你不要搞事,裡面大佬除了演員身份外還身兼其他職位,比如某電局主任什麼的。”
“真要得罪他們,以後你的片子就不要想過審,趁早改行吧。”
方景鬆口氣,“我又不得罪人怕什麼,看完咱們就走。”
人藝有三大劇場,實驗劇場,菊隱劇場,首都劇場,今天陳海波帶方景去的就是最大的首都劇場。
“裝修這麼好!”方景一進去就像土包子東張西望,劇場有兩層,二層為環形跑馬廊,金碧輝煌有點歐洲風格,兩側有座位,但視線不太好,票價也不高,一百多塊錢,現場大多是學生。
觀眾廳池座七百席,二十排,越往前價格越貴,陳海波買的是五百八的票,位置第九排,算是看得比較清楚。
現在還沒開始演出,但陸陸續續的觀眾已經在找座位,方景沒戴口罩,不少年輕人還是認出他,只不過沒人上前要簽名。
這裡是人藝,最不缺的就是出名演員,沒見前排的王鋼和宋單單張國利這些大牌都坐著嗎?
沒一會一個穿西裝的年輕道“演唱會五分鐘後開始,現場觀眾朋友有帶手機的請自覺關機或者調成靜音!謝謝配合!”
方景的手機倒是已經關機,沒有這方面顧慮,眼睛一動不動盯著臺上,些許後全場燈光一暗,大幕拉開,茶館開始。
第一個出場的演員是何兵,戴著瓜皮帽,清代馬甲,活脫脫一副地主老財模樣。
慢慢的出場演員越來越多,濮存鑫,吳鋼,胡君,梁冠樺……清一色國家一級演員。
這部劇一共五十多個演員,雜而不亂,每個人一開口就能把自己職業交代清楚,最絕的是方景發現沒一個戴麥的。
這麼大的劇場全靠演員自己聲音在說,大了不行,情緒不對,小了後邊的人又聽不見,但他們拿捏剛剛好。
……
茶館有三幕劇,兩個小時,從戊戌變法一直到抗戰勝利,半個世紀的歷史在小小的舞臺上鋪展開來。
方景越看越過癮,不知不覺中他也被劇情帶著走,感覺像是以旁觀者的身份經歷著一段歷程。
吳鋼等人也不愧是一級演員,兩個小時幾千句臺詞上萬字硬是一個字沒落,全程沒有ng,一氣呵成,這讓那些念1234的演員情何以堪。
“嘩啦啦啦!”
全體演員謝幕,現場響起經久不絕不掌聲。
“感覺怎麼樣?”出來劇場,陳海波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