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勇左邊走,側顏拍七分。”
“打特效,注意張老師眼神!”
“群演情侶出場!”
對講機裡傳來羅永倡有條不絮的聲音,七八個工作人員快速行動。
既然錢都掏了,要拍就拍好點,拍過癮,平時總導演壓著,他想表現機會都沒有。
難得兩個大腕配合,這種機會可不多。
抱著浪費可恥原則,場地租了兩個小時,羅永倡硬是拍兩個小時,一條接一條拍,一點沒浪費。
拍完後方景和張治堯蹲機器前面看回放,他們發現這廝拍得比昨天那組人還要好。
十幾分的戲被頗有電影的感覺,有一條方景面部輕輕動了一下都沒放進去。
電影是大熒屏,播放的時候觀眾會對演員面部和肢體看得很清楚,稍微錯一點都不行。
電視螢幕小,除了特寫要求精湛,其它地方穿幫影響都不大。
“可以啊羅哥,你電影學院畢業的?”方景驚歎。
之前的拍攝都導演拍板,副導演協助,這還是方景第一次看到羅永倡導演技術。
無論是鏡頭轉換,還是燈光都無可挑剔,或許是拍得興起,有一處這廝還用了電影裡剪影手法,讓他和張治堯背影略帶黑暗,多了幾分神秘。
撓頭,羅永倡咧嘴傻笑,“我哪上過什麼電影學校,都是自己看片靠經驗摸索學的。”
摸著下巴,張治堯沉聲道“你這風格有幾分香江味。”
兩岸三地,各個地方影片風格很明顯,稍微有點專業知識的一眼就能看出來。
其中最強的是香江,電影歷史悠久,製作團隊成熟,各大名導都是片場摸爬滾打幾十年過來的,經驗老道。
九十年代輝煌的時候內地很多導演有些效果拍不出來,想學人家拍攝手法,大老遠跑過去交流,不過人家沒教,藏著掖著。
可惜現在那邊青黃不接,除了為數不多老傢伙撐著,年青一代沒幾個拿的出手。
“嘿嘿!以前我在香江做過場務,沒事就看就問,現在的技巧都是那時候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