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後明餘暉> 第六七一章 我不吃裝甲;建議用黃色炸藥衡量威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七一章 我不吃裝甲;建議用黃色炸藥衡量威力 (2 / 4)

接下來的戰略宗旨是西守東進——謹慎應對摩洛哥方向,以防禦態勢為主;但是對於東邊的阿爾及利亞則要積極進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長驅直入。

從這一天起始,法社空軍的運輸機不斷從圖盧茲和馬賽升空,飛向千里之外的梅利利亞,卸下大批物資和作為增援部隊的幾個師。

國營佈雷蓋飛機公司設計製造了一型強大的四引擎大型運輸機Br721,配備四臺土地神18R十八缸星形發動機,排量49.7L,標稱功率1900匹馬力,充沛的動力使得這種運輸機可以裝載多達14噸貨物,相當於著名的美製C47運輸機的四倍。

而且這型運輸機的機身和尾艙門寬大,剛好可以容納一輛潘哈德八輪裝甲車,十分契合法軍需求。

心滿意足的法社空軍訂購了360架,不過因為過於複雜,製造消耗工時很多,時至今日也才交付了76架。

這大幾十架佈雷蓋運輸機承擔了艱鉅的任務,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平均每天發出80架次,向梅利利亞空運大約2000人和500噸物資。

與此同時,法軍第5輕騎兵師自從12月3日上岸整備完成以後便馬不停蹄的向東大舉挺進,沿海岸線長驅直入數百公里。

德法兩軍飛機全程提供掩護,第5輕騎兵師在12月6日輕易攻奪科爾馬,俘虜第三共和國流亡政府部隊數千人。

隨後該師不做逗留,繼續向東進攻,兵鋒直指阿爾及利亞殖民地首府阿爾及爾。

阿爾及爾,這座毗鄰地中海的古城是非洲西北部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殖民地阿爾及利亞的政治經濟中心,第三共和國流亡政府就駐留於此。

盟軍在這兒的兵力相對充足,而且也在這幾天里加急增派部隊,大大充實了當地防務。

集結在阿爾及爾的盟軍包括第三共和國法軍第87北非步兵師、加拿大陸軍第4裝甲師、英軍第228步兵旅(團)、英軍第15步兵師,不可小覷。

法軍前鋒部隊進行了一次試探性進攻,爾後僅遂行火力偵察任務,之後一直等待後續大部隊抵達。

雙方圍繞阿爾及爾進行的攻防戰無比激烈,隨著距離變長,雙方航空兵作戰效率此消彼長,德法飛機不再能單方面掌控天空,法軍地面部隊開始面臨空襲威脅。

義大利皇家海軍也來助戰,包括維內託號和利托里奧號在內的艦隊實施對岸炮擊支援,聲勢浩大。

在這樣的境況下,法軍連日強攻外圍陣地付出巨大損失。

儘管他們突破了兩道防線,將盟軍逼退至城區及南郊,不過也喪失了進攻能力。

法軍統帥部認為守衛阿爾及爾的敵人已受重創,就像千瘡百孔的破屋子一樣再踹兩腳就會倒塌,因而命令剛剛趕到的增援部隊接替進攻。

這樣明顯操之過急了,決策不夠明智——你的援兵到了,別人的援兵肯定也到了。

再次強攻無果後,兵臨城下的法軍不得不暫緩了攻勢,數萬法軍轉為原地固守。

德國人當然能揣測到法國人急於參戰的意圖,看破不說破。

故而德社上層不打算干涉法社進軍北非,各打各的互不干涉倒也好。

德軍統帥部最近對伊比利亞戰局達成共識,下定了奪取直布羅陀要塞的決心——攻佔直布羅陀意味著經由歐洲進入地中海的航道被切斷,相當於掐住了盟軍的命脈之一。

毫不誇張的時說,直布羅陀要塞是世界上最難攻克的地方,能讓德國人糾結一年才下定決心足見其棘手程度。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