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後明餘暉> 第六七一章 我不吃裝甲;建議用黃色炸藥衡量威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七一章 我不吃裝甲;建議用黃色炸藥衡量威力 (1 / 4)

這次大膽的登陸戰明顯超出了盟軍情報部門的預計,法軍使用的行動代號為:羅納河口演習。

與周長風猜測的大差不差,法軍的確決定以獨特的強火力裝甲車作為裝甲支援力量,從而增強步兵部隊的攻堅能力。

跨海投送坦克實屬困難,而且無法進行空運,唯一的選擇就是裝甲車——恰好,法軍列裝有特色鮮明的重型裝甲車。

第5輕騎兵師裝備了最新型的潘哈德208裝甲車,這是基於潘哈德201發展而來的改進型,大致可視作EBR的低配版。

【配圖】

可以說法國人將小車扛大炮的精神發揮到了極致,工程師雅克拉法格以著名的“75小姐”野戰炮為基礎,重新設計了一種適用於輕型裝甲載具的加農炮,定型為SA42型坦克炮。

SA42坦克炮口徑75㎜、38倍徑,發射穿甲彈時初速560m/s,彈藥尺寸為75×350㎜,因而通用庫存的大量75小姐高爆彈。

法國人不太喜歡傳統的甲彈對抗思路,他們對化學能彈藥鑽研頗深,開發了優良的抗自旋破甲彈。

炮彈自旋轉速必須下降到每秒20~25轉才能不影響破甲深度,然而,炮彈需要至少每秒300轉才能在出膛後保持穩定,二者完全矛盾。

德裔法籍工程師蓋斯納設計了滾珠軸承穩定破甲彈,這種複雜的炮彈像俄羅斯套娃一樣大瓶裝小瓶,中間以滾珠軸承支撐,這樣一來炮彈發射後外層高速旋轉、內層只會低速旋轉。

這種抗自旋破甲彈可以達到150㎜侵徹深度,作為對比,德軍裝備的同口徑的Gr38破甲彈僅為85㎜,相形見絀。

獨家秘製的抗自旋破甲彈大大拔高了法軍潘哈德裝甲車的戰鬥力——這意味著即使是堅固的重型坦克也能被正面擊毀。

管你是斯圖亞特還是謝爾曼甚至是潘興,照殺不誤,我不吃裝甲厚度!

另外值得一提的趣事是,因為美軍謝爾曼使用的M3型75㎜坦克炮也是基於75小姐野戰炮發展而來,炮彈尺寸亦為75×350㎜,故而法軍裝甲車可以直接使用美製坦克炮高爆彈。

戰至12月3日傍晚,駐防梅利利亞的西班牙第45步兵團和民兵營被擊潰。

因為戰鬥發生的太突然,許多單位都沒來得及進入預設陣地,失敗不可避免。

一整個晝間,法軍第4、第5海軍步兵團最先搶灘登陸發起進攻,第1輕騎兵師也有一個團上岸參戰。

之後,法軍大部隊接著夜色掩護抓緊時間迅速上岸,第10、第17步兵師等到天亮時也大部登陸。

回過神來的盟軍急忙前來阻撓,從卡薩布蘭卡、舍夫沙萬、阿爾及爾出動大批飛機前來轟炸,一支距離最近的義大利巡邏艦隊也疾速駛來。

這一天地面戰鬥很少,只有零星槍聲,不過空戰卻尤為激烈。

法軍飛機從西班牙南部起飛趕來支援,全天有數十架雙方飛機在梅利利亞上空被擊落,義大利皇家海軍扎拉號重型巡洋艦被擊傷。

滯留在梅利利亞的一些法軍登陸艦和貨輪遭到了盟軍航空兵的輪番轟炸,少數來不及轉運的技術裝備和補給被大火吞噬,亦或是隨船同沉。

得知行動圓滿成功,法軍國防委員會高懸著的心終於可以放下來了。

塵埃落定,最艱難也最可能失敗的第一階段以勝利告終,進軍北非的橋頭堡已在掌控之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