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圖】
測試評估之後,陸軍代表和軍器局官員感到十分為難。
“周僉事,一言難盡啊。”向周某人彙報測試結果的文職中校滿頭黑線,說話都不利索了。
他抬手比劃道:“唉!二十公里戰術機動,雙車試驗,分別拋錨三次和四次;一百公里連續越野行軍,拋錨接近二十次!”
“平均無故障行程能有多少?”
“短途的話,約莫六公里。要是跑遠些,估計不到五公里。”
周長風差點沒忍住把手裡的茶杯給扔了,“亂彈琴!這不是胡鬧嗎?買了一堆難伺候的祖宗回來!”
文職中校趕忙解釋,“不過陸軍那邊說,也不是不能用,這樣的戰車有三分之一能到一線參戰就能起到中流砥柱之大用了。”
“呵呵,為自己犯的醜事強行找補藉口。”
“周僉事,這……”
還能怎麼辦呢?
買都買回來了,只能捏著鼻子用唄。
這還沒處說理去,德國人完全可以理直氣壯的拒絕——你們不是說要最先進的東西嗎?客觀上這些坦克毋庸置疑就是最先進的!
好在根據德中戰時貿易協定,這些武器裝備都是按照70%稀有資源折價和30%貴金屬支付的,四捨五入一下幾乎沒花多少錢。
哭笑不得的周長風因此來了興致,還專門飛赴瓊崖聯訓大營,去那裡親自視察正在組建的三個獨立攻堅戰車隊。
大明陸軍總結了過往的經驗教訓——重型坦克以營為單位投入戰鬥仍舊顯得有些“笨拙”,不夠方便。
有鑑於此,兵部軍制局取消了攻堅戰車營的編制,重新設立團級行政單位。每個團下轄五個攻堅戰車隊,但只負責日常行政管理,在實戰中只會以隊為單位部署。
這大大增加了戰術靈活性,提高了效率。
靖和元年制攻堅戰車隊編制為:
①隊部
隊長座車1輛重坦,隊副座車1輛中坦,監軍座車1輛中坦,還有2輛越野車和4輛摩托車。
②排×3
排長座車1輛重坦,三個班共3輛重坦。
③維保排
排長座車1輛中坦,6輛摩托車、3輛履帶式通用車、4輛油罐車、4輛重型拖曳車、2臺中型3噸起重機。
④輜重排
兩個輜重班和一個野戰補充班,5輛越野車、6輛摩托車、3輛履帶式通用車。
輜重排囊括了很多二線勤務人員,比如鞋匠、縫衣匠、木匠、軍醫;補充班則有兩個後備車組,可以接替負傷的戰車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