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可以抵禦美製.50英寸、即12.7公厘大口徑機槍彈(正面要求零距離、側面要求相距200公尺)。
可以看出這是一型強調機動性和靈活性的輕型坦克,對火力與防護則沒有做出過多的要求。
明軍希望將之作為重型偵察車,出敵不意的打探陣地部署狀況,即使被發現了也能從容撤退。
反正也不指望這玩意真刀真槍的去和敵軍硬碰硬,那是愚昧之舉。
除非……是在必不可能遭遇敵軍反坦克炮和坦克的情況下。
反坦克炮數量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往往只會佈置在“被認為有可能出現敵方坦克”的地方。
如果這時候己方能有坦克、哪怕只是孱弱的輕型坦克,依然能大殺四方——這就是飽受人們追捧的不對稱作戰思想。
迅捷公司和一機公司是大明唯二具備完整坦克設計能力的企業,兩者都很感興趣。
在看似極為有限的客觀條件下,不惜工本的創造最強戰車?
這樣具有挑戰性的任務讓工程師們倍感興奮。
當一眾設計師在津津有味、興致勃勃的商討時……
大江南北,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進展。
1月3日,皇帝終於選定了拖延多日的年號終於定下來了,她在“靖和”與“致遠寧國”之間糾結,最終選擇了前者,並立志在戰爭勝利後更改年號。
1月5日,位於葫蘆島的380米巨型船塢已經進入建造收尾階段,預計夏季投產——這是世所罕見的可建10萬噸鉅艦的大型幹船塢。
1月9日,廣州又有一座4000噸模鍛式水壓機順利投產,它在安騰航空器公司名下,用於對飛機結構材料進行鍛壓。
1月10日,噴氣式技術驗證機Cy72在蘇州試飛,起先較為順利,但在進行俯衝測試時發動機熄火,試飛員沒能倖免。
1月11日,德社向大明轉交了若干情報,告知已有確鑿證據表明美國列裝了新型武器,包括戰鬥機、坦克、小型火箭筒、卡賓槍。
德社提供的情報中指出,美軍陸航已經裝備了一種採用獨特設計的戰鬥機,它可能會有超乎尋常的表現,由於設計製造該飛機的貝爾公司是一家新興的小企業,所以資料匱乏。
另外,新型的M3中型坦克已有大致引數,它十分高大,有一大一小兩門炮,疑似為75㎜和37㎜,可能有30噸重,裝甲也比前代更厚。
德軍已經在伊比利亞半島遭遇過美軍的新寶貝了,起先還被如此高大威猛的坦克給震驚到了。
這些坦克不但火力兇猛,而且防護能力似乎也挺好,Pak36對之不起作用,Pak38型50㎜反坦克炮也要在數百米內才能有效擊穿它們。
德軍自己的坦克處在青黃不接的階段,所以裝甲部隊頗為吃力,威力巨大的高射炮又難以在高低起伏的山地快速部署,所以只能依靠反坦克炮和坦克殲擊車來對付它們。
在周長風的印象中,歷史上美軍在著名的謝爾曼坦克之前短暫裝備過一種更保守落後的坦克,但是在北非戰場表現糟糕,想必就是這玩意了。
戰爭催化了科技產物的迅速迭代,接下來肯定要面對一系列新型武器了。周長風如是想到。
兵部的反應著實有些遲鈍,坐辦公室的官老爺們沒有多少緊迫感,警惕、急切的往往都是從前線返回本土述職時得知情報的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