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周某人從本土啟程的3月8日那一天起始,大明空軍便開始進一步向拉包爾增派單位、調撥彈藥。
當天,空軍第四驅逐機支隊第十五隊共51架三六式乙型戰鬥機進駐拉包爾二號機場。
次日,空軍第一輕轟炸支隊第二隊共34架三六式丙型轟炸機進駐拉包爾五號機場。
三天後,微山湖號和西湖號水上飛機母艦攜帶著13架水上戰鬥機和16架三八式水上偵察機抵達拉包爾港口。
當天夜裡,戊字一二七號船隊也安全進港,五艘商船運來了大批的航空炸彈、航空魚雷、航空汽油,以及各型飛機所需的零部件。
在明確了瓜島之敵的大致狀況以後,海軍方面把行動發起時間敲定在了3月17日。
在這幾天,只要天氣情況允許,駐拉包爾的大明空軍便會組織對瓜島機場的空襲。
空軍方面累計投彈兩千餘枚,宣稱擊落、炸燬美軍各型飛機31架,自身損失戰鬥機11架、轟炸機8架,但實際只消滅敵機20架。
儘管己方彙報的戰績並不準確屬實,但確實顯著的壓制了駐紮在瓜島的美軍航空隊,為地面部隊接下來的登陸行動創造了良好條件。
作為登陸行動的關鍵,艦艇部隊應該更為重要,但精力集中在中太平洋地區的大明海軍卻有顯得有那麼一絲力不從心。
臨時組建的丁字四十二分艦隊以元興號戰列巡洋艦為旗艦,修復一新的天市右垣號也加入序列中。
除主力艦以外,還有祁連山號重巡、3艘輕巡、9艘驅逐艦、3艘掃雷艦、2艘獵潛艦。
透過研讀航拍得到的照片,海軍參謀們大致估計了部署在新喀里多尼亞的美軍特遣艦隊的規模約為3~4艘重巡和9~11艘驅逐艦。
明知如此還不抽調更強大的力量?
這是因為大明海軍同時還在準備進行對中途島和威克島發動一場攻勢,而且塔拉瓦海戰告終以後許多戰艦都需要進港保養休整。
這一來二去,能動用的戰艦就不多了。
眼下能拼湊出丁字四十二分艦隊已經有些吃力,元興號戰巡和祁連山號重巡都算是疲勞作戰——她倆在塔拉瓦海戰之後只簡單休整了幾天就又被調了過來。
這樣的配置讓周長風格外擔憂,太平洋攻防戰太特殊了,非常依賴海軍力量。
己方有海軍優勢時都有可能因為配合不良而導致地面部隊吃癟,更別說不具備優勢的情況。
然而分艦隊總兵官熊鑄國卻信心十足,彷彿想抓緊時間砍瓜切菜結束這場戰役。
這位面板黝黑、氣血十足的海軍准將性格豪爽,長期擔任驅逐艦編隊的指揮官,行事風格大開大合。
莫爾茲比港口的碼頭上,他指著停泊在不遠處的元興號,不屑一顧地開口道:“戰巡生來就是用來獵殺敵人的巡洋艦的,周老弟大可放一萬個心,甭看敵軍重巡有三艘,實際打起來壓根不夠看。”
在臨近啟程的前天中午,有關瓜島美軍狀況的戰情簡報終於趕工印刷完畢。
這些還散發著油墨味的小冊子立馬被下發到了每個班,裡邊根據已知情報描述了即將面對的敵人是什麼情況。
這些只有幾頁紙的小冊子中指明瞭瓜島美軍分為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兩個部分,前者裝備精良但勇氣欠缺,後者裝備一般但鬥志更足。
另外還照搬了一些第四〇步兵師先前在約翰斯通之戰中的實際戰例,並摘錄了官兵們的評價和感受。
有意思的是,時至今日陸戰一旅從未和美軍交手,即使是菲律賓的雜牌美軍也沒有,當時參與平定呂宋戰役的是陸戰二旅。
周長風提醒其麾下不能掉以輕心,要做好打硬仗的準備,建議士兵們把值錢的物什都郵寄回國。
然而陸戰一旅官兵們卻不這樣認為,大部分人都覺得周某人是擔心過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