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決策權掌握在政府手上,但是涉及到戰爭,肯定得聽軍方的意見,在軍方將領堅決反對的情況下,迪迦拉沒有強求。
天亮之後,會議才宣告結束。
因為沒有達成一致,所以迪迦拉宣佈將在兩天之後重新召開高層會議,繼續商討出兵參戰的事情。
在送走了參會的官員與將領之後,迪迦拉沒去休息,而是接連打了十幾個電話。
發展到這一步,要想在政府與軍隊內部達成一致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就只能把希望寄託在議會那邊。
其實,迪迦拉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要說的話,梵羅國的底子並不差。
雖然國土面積比不上樑夏帝國等超級霸權,但是梵羅國擁有光熱條件極為理想,還異常肥沃的岡伽羅平原。即便是自然資源,也不是完全沒有,某些礦場資源還位居前列,算不上貧瘠。
關鍵就是,擁有全世界第二多的人口。
可惜的是,在獨立建國之後,哪怕經過兩次大規模戰爭洗禮,梵羅國依然沒有能夠發展起來。
在此期間還“犧牲”了2位總理,其中就包括迪迦拉的父親,前總理尼魯??甘巴拉。
要說的話,也就是在父親遇刺身亡後,迪迦拉才進入了政界。
自始至終,他的目的都是完成父親沒有能夠實現的理想。
把梵羅國,整合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國家。
其實,這就是梵羅國的問題所在。
別看擁有7億多人,還有300多萬平方千米的國土,可是歷史上,梵羅國所在的南方次大陸始終都沒有統一到一個政權之下。
數千年來,整個南方次大陸都是由眾多的土邦組成,而且每一個土邦都是獨立王國。
即便在幾個強大的帝國王朝時期,比如2000多年前的孔雀王朝,還有由瘸子建立的帖木兒帝國,也沒有實現全面統一,更別說真正意義上的中央集權,統治之下的土邦依然是我行我素的獨立王國。
不說別的,在幾千年裡,南方次大陸連語言與文字都沒統一。
幾乎所有的土邦都有自己的語言,一些實力強大與人口眾多的土邦還有自己的文字。
諷刺的是,反到是在被布蘭王國殖民統治之後,各個土邦在槍炮的威脅之下接受了布蘭殖民地政府的統治,還把布蘭語當成官方語言,第一次統一了語言與文字,準確說是全境通用的官方語言。
到此,梵羅國才成為現代意義的國家。
從這個角度看,梵羅國繼承了布蘭王國殖民政權的衣缽。
其實,這也是梵羅國的“天命”,或著說被甘巴拉這樣的政治家當成了“天命”。
獨立之後,梵羅國高層一直把統一南方次大陸,並且建立高度集權的中央政權當成頭號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