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號挨炸的時候,“陪京”號上也燃起了大火。
最初,確實是“大火”。
為了吸引敵機的注意力,減輕“帝都”號所遭受的壓力,“陪京”號的艦長採納艦隊參謀王君的建議,等護航戰艦到位之後,在飛行甲板上點燃廢輪胎,釋放出濃密黑煙,裝成遭到重創的模樣。
因為燃燒廢舊輪胎產生黑煙,裝扮成已經遭到重創,欺騙敵機的方法屢試不爽,所以在帝國海軍的戰艦上都有一些報廢的舊輪胎,大多來自艦載機,損管部門還會準備一些引火的器材。
其實,根本就沒有這個必要。
當時,有1箇中隊的SBD與1箇中隊的TBD沒有參加攻擊“帝都”號的戰鬥,正在搜尋“陪京”號。
結果就是,突然冒起的黑煙把這些敵機吸引了過去。
只是,敵機沒上當!
“陪京”號之前並沒有遭到攻擊,又怎麼會受損呢?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陪京”號故意釋放黑煙確實幫助了“帝都”號,不然那兩個中隊的敵機多半會在12點15分之後,也就是燃油快用光的時候,把怒火發洩到已被重創的“帝都”號上。
再挨幾下,不管是炸彈還是魚雷,“帝都”號恐怕都要完蛋。
相對而言,“陪京”號的處境比“帝都”號好得多。
利用“帝都”號充當擋箭牌的這十來分鐘,伴隨與掩護“陪京”號的“港城”號遠洋巡洋艦已經機動到位,還有一艘驅逐艦趕了過來,“陪京”號上的高射炮炮組也已經做好戰鬥準備。
在紐蘭機群殺到的時候,3艘戰艦是嚴陣以待。
在12點10分到15分,這三艘戰艦,特別是“港城”號進行了一次教科書級別的防空戰鬥表演。
這場戰鬥,充分證明了中等口徑高射炮的價值。
敵機還在10千米開外,3艘戰艦上的130毫米高射炮率先開火,逼迫密集編隊的敵機分散開來。
隨著敵機逼近,130毫米高射炮重點攔截高空的俯衝轟炸機。
受到重點照顧,8架SBD不得不再次分散,而且在逼近途中,有3架被高射炮擊落,剩餘5架也沒能組織起來。
與此同時,“港城”號左舷的4座雙連裝80毫米高射炮分成兩個炮組,開始攔截低空的TBD機群。
靠每分鐘120發的射速,加上不差的威力,80毫米高射炮幾乎堵死了TBD的所有飛行路線。
也就只用了2分鐘,就有5架TBD被擊落。
當交戰距離縮短到4千米的時候,3艘戰艦上的40毫米機關炮投入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