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止戰抖開了報紙,沒再打擾賀鵬飛,好讓他專心開車。再說了,坐了一天的列車,白止戰只想安靜的呆一會。
只是,看到頭版頭條的標題,白止戰就沒法安靜了。
“這件事,你不知道嗎?”
聽到這話,白止戰才抬頭朝賀鵬飛看過去。
“訊息在上午就傳開了,聽說駱沙帝國的皇室全滅,嬰兒都沒有幸免,全都沒逃掉。因為局勢太混亂,很多國家的記者都已撤離,所以現在報道的全是傳聞。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官方訊息。”
駱沙帝國的皇室成員全都完蛋了!?
白止戰倒吸了一口冷氣,又拿起報紙仔細看了一遍。
其實,早在五天前的11月3日,在樞密院釋出停戰詔告後,帝國各大報紙就刊登了駱沙帝國爆發兵變的訊息。
只是,當時沒多少人將此當回事。
兵變發生之後,掌握了政權的軍官團體就透過正規渠道向全世界宣佈,將繼續執行戰爭計劃,保證不讓政權變更對戰爭產生任何影響。駱沙帝國不但在過去,現在與將來都是同盟集團的成員國。
在此前一天的11月2日,同盟集團已經在大肆報道迢曼帝國戰敗的訊息。
綜合來看,可以把駱沙帝國的兵變看成是一種由內部發起的軍事政治調整,跟迢曼帝國戰敗投降有緊密的關聯。
隨著迢曼帝國戰敗,駱沙帝國的戰爭壓力大為減輕,緊張的國內局勢能夠獲得緩解。
正是如此,沒有人對駱沙帝國的兵變感到擔憂。
按照西方列強做的宣傳,在迢曼帝國戰敗之後,紐蘭聯邦與布蘭王國的援助物資將火速送抵駱沙帝國,幫助駱沙帝國的軍民渡過這場突然到來,而且異常寒冷的嚴冬,共同迎接最後的勝利。
果真如此,梁夏帝國未必能夠堅持到明年春天。
只是現在看來,駱沙帝國的實際情況比傳聞更糟糕。要不然,兵變也不會失去控制,更別說皇室全滅。
要多麼的嚴重,才會導致一個帝國的皇室全體覆滅!?
在報紙刊登的訊息裡面,著重提到了一點,即從今年上半年開始,席捲了整個北半球的旱災。
嚴格說來,讓迢曼帝國與駱沙帝國倒下的,就是這場百年難遇的旱災。
在春季的大旱之後,位於西大陸,被敵國包圍,而且所處北方平原屬於光熱偏少的高緯度地區的迢曼帝國,農業產量本身就嚴重不足,所以第一個爆發饑荒,也最先在饑荒衝擊下倒地。
在戰前的和平時期,迢曼帝國每年都要進口大量的糧食,才能養活七千萬國民。
在大戰爆發一年後,迢曼帝國用光了戰略儲備。如果不是靠梁夏帝國接濟,恐怕在兩年多前就已戰敗。
在此之後,協約集團不顧不利的地理因素,不斷向巨大陸的腹地增兵,圍繞經過忒爾帝國的戰略交通線做文章,就是為了向迢曼帝國輸血。等忒爾帝國戰敗,大動脈受阻,迢曼帝國戰敗就成了必然結果。
只是,駱沙帝國的情況也差不多。
在戰略地緣上,駱沙帝國跟迢曼帝國如出一轍,處在敵國的包圍之中,很難獲得盟友的直接援助。
用西方列強那些戰略家的話來說,決定大戰勝敗的,其實就是這兩個帝國。
簡單的說,就是看誰堅持得更久!
大戰期間,同盟集團在岡伽羅平原方向上用兵,不斷向巨大陸的腹地投入重兵,布蘭王國與洛克共和國不惜代價的阻擊忒爾帝國,死守梵炎洋上的要塞,就是要保住通往駱沙帝國的交通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