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就是,在艦隊東部活動的那架E2C,必須在9點之前轉向返航,不然就沒辦法回到航母上。
可問題是,在電子攻擊機的監視之下,預警機轉向返航,等於暴露艦隊的方向。
提前派預警機過去?
第52特混艦隊需要照顧到4個方向,卻只有2艘航母,可用的預警機才6架,根本就沒有多餘的預警機可用。
按照安排,替換的預警機要在8點15分才能起飛,在9點15分左右趕到。
也就是說,之前那架預警機得在返航的前15分鐘裡面,繼續用雷達監視在東邊活動的敵機。
關閉雷達?
對於最快速度超過2.5馬赫,能夠在3分鐘之內達到最快速度的“戰9B”來說,15分鐘能飛行500千米!
即便是“攻5”也能飛行200多千米。
顯然,在9點前後,第52特混艦隊就會暴露行蹤,然後就將遭到梁夏艦隊的打擊。
那麼,自然得把戰鬥機留下執行艦隊防空任務。
自己都保不住,拿什麼去掩護第51特混艦隊?
只是,局面並沒有發展到這一步。
在8點半左右,那些梁夏戰機突然轉向飛走了!
大概是沒有找到突破的機會,或者是燃油即將耗盡,在第52特混艦隊已經著手準備防空作戰的時候,之前一直在E2C探測區域邊緣徘徊的那2架電子攻擊機突然轉向,並且迅速飛出了預警機的探測範圍。
此後,預警機還指揮2架F14B前去追擊,也沒遇到梁夏戰鬥機。
正是如此,在9點之前,第52特混艦隊按照斯塔克下達的命令,讓12架F14B前去支援第51特混艦隊。
只是,緊張局面並沒有結束。
也就在這些戰鬥機出動之後不久,梁夏海軍的偵察機又飛了回來,還同時出現在3個方向上。彷彿猜到了第52特混艦隊所在的方位,或者是有了一個大致判斷,這些偵察機是同時從東北、東面與東南發起衝擊。
所幸的是,全都是普通的偵察機。
不過,這足以證明,第四十一特混艦隊就在第52特混艦隊東邊,而且急切的想找到在該方向活動的紐蘭艦隊。
其實,在外圍活動的預警機與戰鬥機,也足以證明在附近有一支紐蘭艦隊。
大概在9點15分左右,第一場空戰打響。
規模不大,F14B在攔截梁夏海軍的偵察機的時候,遭到“戰9B”的攻擊,然後雙方隔著100多千米,各自發射了幾枚遠端空空導彈。因為都不想遭受不必要的損失,所以在梁夏海軍的偵察機轉向撤離之後,F14B主動退了回去,沒有跟“戰9B”糾纏,雙方自始至終都沒有進入目視範圍之內。
受此影響,第52特混艦隊依然保持著無線電靜默。
關鍵就是,沒有人能夠保證,在那些偵察機與戰鬥機的後面,沒有掛著電子戰吊艙的電子攻擊機。
在理論上,第四十一特混艦隊總共有24架“攻5C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