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第四十一特混艦隊派出的艦載機,在完成攻擊之後無法返回艦隊,也能飛往霍瓦依群島,或者是得到部署在海軍航空站或者空軍基地的加油機支援。事實上,第四十一特混艦隊未必會在乎艦載機的損失。哪怕參與攻擊的艦載機全都完蛋了,第四十一特混艦隊也能夠就近獲得岸基航空兵的補充。
不要忘了,梁夏海軍的岸基航空兵其實是上岸的艦載航空兵,裝備的全是貨真價實的艦載機。
此外,在第六十一特混艦隊遭到打擊之後,梁夏海軍還有別的選擇嗎?
在那些電子攻擊機出現之前,第六十一特混艦隊就已經遭到首輪攻擊,而且有一艘航母遭到重創。
顯然,梁夏海軍已經沒有退路了。
只要發現了第52特混艦隊,哪怕需要承受巨大的作戰損失,第四十一特混艦隊也會在第一時間發起進攻。
其實,這或許就是第四十一特混艦隊安排電子攻擊機執行偵查任務的原因。
在此之前,差不多整整一個晚上,梁夏海軍出動了上百架巡邏機,都沒有能夠突破紐蘭艦隊的外圍防空網。
要想找到紐蘭艦隊,就只能使用其他偵察手段。
正是如此,在天亮之前,第52特混艦隊進入到無線電靜默狀態,關閉了包括電臺在內的所有無線電裝置。
準確的說,其實是讓電臺只接收訊號。
所幸的是,在部署任務的時候就針對這類情況做了安排,主要就是讓巡邏的預警機自行做出決斷。
其實,這也是最麻煩的地方。
接下來的攔截行動證明,梁夏海軍出動的不止是電子攻擊機,還有艦載預警機!
在發現那些電子攻擊機之後,該方向上的E2C就立即召喚了防空戰鬥機,引導防空戰鬥機前去攔截。
可惜的是,在防空戰鬥機試圖逼近的時候,被梁夏戰鬥機的雷達鎖定。
也就是說,那些梁夏戰鬥機在E2C的探測範圍外活動。
關鍵就是,在其後方肯定有“指6C”。
道理也很簡單,“戰9B”不會讓火控雷達一直處於工作狀態,而且火控雷達發出的電磁訊號在幾百千米外就會被預警機截獲。只有在己方預警機支援下,戰鬥機才能及時準確的用雷達照射來襲敵機。
結果自然不用多說。
F14B沒能逼走那些電子攻擊機,反到在遭到“戰9B”照射之後轉向撤離,避免在不利情況之下與之交戰。
其實,在這邊活動的F14B也就只有4架。
別說全部完蛋,哪怕只損失2架,都會導致防空網出現漏洞。梁夏戰鬥機引而不發,或許就是在等待機會。
總而言之,那2架電子攻擊機就如同付骨之蛆。
受此影響,第52特混艦隊不但沒法回覆斯塔克的命令,也不敢立即執行命令。
道理也很簡單,只要外圍防空網出現漏洞,第52特混艦隊就會暴露行蹤,接下來就會遭到攻擊。
以當時的情況,這是必然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