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帝國爭霸> 第273章 糧食問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73章 糧食問題 (2 / 4)

道理也很簡單,農業的生產效率太低,遠遠比不上工業,因此大部分工業國都願意透過進口解決糧食問題。

進口糧食遠比自己生產糧食划算!

別說巴鐵,即便在梁夏帝國,農業生產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雖然一直以來,梁夏帝國都是全球頭號糧食生產國,但是在戰後的幾十年,梁夏帝國糧食增產的速度一直都低於人口增長的速度,如果按照人均值來算,梁夏帝國的糧食產量一直都在降低。

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原因,農業生產的效率太低。

所幸的是,梁夏帝國利用在戰爭期間,以及戰後十幾年在國際糧食市場的主導地位,建立起了一套相當完善的糧食貿易體系,全球最大的糧食期貨市場就在梁夏帝國,而且主要的進出口商也在梁夏帝國。

此外,梁夏帝國的農業動員能力也很強大。

說得簡單一點,在完成動員之後,梁夏帝國的糧食產量能夠提高50%以上,不但能夠滿足自身的需求,還能夠滿足主要盟友。如果嚴格實施戰時配給制,在理論上能夠滿足整個東方集團的糧食需求。

只是,在東方集團內部,並不存在需要梁夏帝國擴大糧食產量的必要。

全球排名前十的糧食出口國,有七個是東方集團成員國,除了梁夏帝國與奧國,另外五個都是東南地區的國家。可以說,只要梁夏帝國能自給自足,奧國與東南地區富餘的糧食就能填上其他國家的缺口。

出口糧食,還是東方集團的戰略武器。

和平時期,東南地區的糧食,主要銷往西大陸。

在大戰爆發後,東方集團就按照戰爭預案,限制主要的戰略物資出口,其中就有至關重要的糧食。

更加重要的是,帝國當局抓住最後的機會,擴大了糧食進口規模。

在梵羅國正式參戰之前,帝國的貿易商就透過各種渠道,從梵羅國採購了約1500萬噸糧食,而且主要是水稻。雖然有一部分沒有趕在梵羅國參戰之前運走,但是突擊採購已對梵羅國的秩序產生了巨大影響。比如在西孟邦等幾個主要的產糧邦,稻米的價格在短時間內上漲了50%。

受此影響,梵羅國很多地區都爆發了饑荒。

嚴格說來,梵羅國的糧食產量並不大,甚至沒有達到自給自足的標準。

即便按梵羅當局公佈的統計資料,梵羅國在新曆149的廣義糧食總產量為2.1億噸,人均僅250千克。按國際糧食署規定的標準,溫飽的最低標準為日均800克,而梵羅國生產的糧食,就算不拿來出口,並均分配給所有國民,日均才600多克。問題是,梵羅國每年要出口大約3000萬噸大米,而且不可能做到平均分配。這就意味著,絕大部分梵羅人生活在溫飽線以下。

其實,這也是事實。

即便是在和平時期,梵羅國每年都有大約500萬人死於飢餓,或者是跟營養不良有關的疾病。

戰爭期間,特別是在徵收糧食的時候,糧食問題就變得更突出了。

關鍵就是,平時是分散在1年的12個月裡面,準確說是在3個收穫季節,分批次向外出售糧食。

這次,在短短的3個月之內,就從西孟邦收購了1000萬噸糧食!

說是收購,其實是強行徵用。在很多地方,特別是偏遠鄉村,負責收糧的梵軍根本就不會向當地居民付款。即便是在小城鎮,往往也是開白條,或者寫欠條,讓交糧的農民找當地政府兌現。

毫無疑問,當地政府肯定不會給梵軍開的白條買單。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