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梵軍計程車氣已經因為進攻受挫而受到動搖,就算是氣勢如虹,也未必能夠一舉突破由一個建制完整的機步連守衛的防線。更何況,這條防線的寬度就只有幾百米,並不存在兵力密度不夠的問題。
正是如此,戰場東邊的突襲,迅速演變成強攻。
其實,在戰場西邊,梵軍面對的局面也非常的糟糕。
關鍵就是,沒把第17102裝甲營包圍進去。
雖然依靠突然襲擊擊潰了第17304機步營,該營的減員率超過了70%,基本喪失了作戰能力,但是受到第17102裝甲營威脅,梵軍的主力部隊沒在第一時間發起突擊,也就沒能合上包圍圈。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致命的失誤。
在戰鬥打響後,第17102裝甲營就丟下了那幾輛履帶受損的坦克,營長親自率領另外的32輛ZT99B發起突擊。
讓32輛ZT99B擺開了陣勢,還是在夜間,那可不是鬧著玩的小事情。
波沙灣戰爭就已經證明,ZT99B的夜戰能力為當今最強。
關鍵還有,帝國陸軍糾正了在波沙灣戰爭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對主力部隊的ZT99B進行了改進。
主要改進專案,就包括換上BZ98步兵戰車上的那套紅外夜視儀。
因為配備的重型反坦克導彈擁有6千米的射程,而且在突擊作戰當中,步兵戰車肯定是在主戰坦克的後面,與敵人的距離也更遠,所以帝國陸軍為BZ98配備了效能最好,價格也更加昂貴的紅外夜視儀。
正是如此,在波沙灣戰爭中,ZT99B甚至需要由BZ98指引目標。
此後,帝國陸軍為所有一線主力部隊的ZT99B更換了紅外夜視儀,把ZT99B的夜戰能力提高到BZ98的水準。
在正常情況下,改進之後的ZT99B能在夜間發現4000米之外的坦克戰車。
配合最新的125毫米整裝穿甲彈,ZT99B能在這個距離上,打穿絕大部分主戰坦克的正面裝甲。
只是,命中率肯定不會太高。
當然,配屬第十七裝甲師的ZT99B全都進行了改進。
相對而言,就算出口給梵羅陸軍的M1A1沒在紅外夜視儀上縮水,其夜間的最大觀察距離也只有2000米。
雖然在動對動的戰鬥中,坦克的開火距離一般都在2000米以內,超過了2000米,精度就沒有保證,但是能看得更遠,也就能提前發現敵人,從而掌握主動權,比如避開敵人的鋒芒,從側面發起衝擊。
其實,第17102裝甲營就是這麼幹的。
準確的說,在第17102裝甲營發起衝擊的時候,該方向上的梵軍正在圍攻之前遭到伏擊的第17304機步營。因為沒有看到西邊的第17102裝甲營,或者說第17102裝甲營遲遲沒出現,所以充當預備隊的梵軍放鬆了警惕,靠前部署的一些坦克戰車甚至擅自投入戰鬥,隔著幾千米朝第17304機步營開火。
結果就是,在第17102裝甲營殺到的時候,梵軍被打得措手不及,精心部署的包圍圈就這麼被突破了。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第17102裝甲營的32輛ZT99B幾乎逆轉了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