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帝國爭霸> 第242章 死神鐮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42章 死神鐮刀 (2 / 4)

單純以地面進攻來破解,得投入數倍,甚至是十數倍的兵力。

關鍵還有,地面進攻消耗的物資,以及可能遭受的傷亡損失,足以讓試圖發動進攻的一方三思而後行。

按照“大縱深戰略”的相關理論,對付梵羅國這類對手,帝國都需要全力以赴,甚至得進行全面戰爭動員。

正是如此,極具針對性的“空地聯合作戰”才應運而生。

按帝國空軍的實踐,也就是在波沙灣戰爭當中所採取的戰術,其實就是利用強大的空中力量完成戰場切割,打擊部署在戰線後方的敵主力部隊,阻止其進行戰場機動,以此削弱敵人的正面防線。

說得簡單一點,就是把部署在前沿防線的敵軍切割出來,再包圍殲滅。

在整個作戰行動中,航空兵,準確說是戰術航空兵的重型攻擊機,承擔了原本由裝甲叢集執行的戰役級的突擊行動。

顯然,這也正是“空地聯合作戰”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

與裝甲叢集比,航空兵不但速度更快,打擊能力也更強,而這兩點恰好就是決定戰役突擊行動成敗的主要因素。

對戰線對面的敵人來說,這可不是值得高興的事情。

戰鬥打響之後,梵軍的指揮官很快就發現,出動部署在大後方的主力部隊,基本上等於送死。

道理也很簡單,這些部隊只要離開了隱蔽陣地,在暴露之後就會遭到空中打擊。

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就算有野戰防空部隊隨行,也無法頂著猛烈的空中打擊開赴數百千米之外的戰場。

其實,就算留在隱蔽陣地上,也未必能夠倖免。

畢竟掌握制空權的一方,同樣掌握了制資訊權,有的是辦法找到藏起來的敵人,並且給予毀滅性打擊。

至於被梵軍寄予厚望的野戰防空系統,在帝國空軍的電磁壓制與空中打擊面前,基本都成了擺設。

就拿從洛克國採購的“響尾蛇”防空系統來說,因為射程僅10千米出頭,而且射高也才幾千米,所以在持續5天的高強度戰鬥當中,部署在烏代布林附近的幾套“響尾蛇”防空系統不但沒能擊落1架聯軍戰機,反到被聯軍的防空壓制戰鬥機盯上,至少有數十臺發射車被反輻射導彈摧毀。

因為損失太過慘重,所以梵軍防空部隊後來乾脆放棄了抵抗。

持續5日的高強度轟炸,也摧毀了梵軍的戰鬥意志。

按前線司令部做的統計,在這5天內,聯軍戰術航空兵總共出動上萬架次,投擲的彈藥超過15000噸,而且主要是精確制導炸彈,僅僅是250千克級鐳射制導炸彈的消耗量就超過了30000枚。

當然,如此高強度的使用率也與氣候有關。

相對於波沙灣,南方次大陸的氣候算不上惡劣,特別是旱季,基本以晴天為主,很適合使用鐳射制導炸彈這類精確彈藥。

關鍵還有,小直徑精確彈藥非常適合用來對付裝甲目標。

要說的話,250千克級炸彈依然大了一些,用來對付城市裡面的目標,特別是隱藏在居民區裡的軍事目標,很容易造成附帶傷亡。即便在大戰時期,嚴重的附帶傷亡都會對策劃打擊行動的軍官產生影響。比如在這5天的戰鬥當中,聯軍就沒有打擊學校、醫院等涉及人道主義的民用設施附近的軍事目標。結果是,梵軍在發現這個規律之後,故意把大量重要裝備部署在學校與醫院附近。

針對這個問題,丁鎮南再次向主管裝備的軍需部門反饋了該問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