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為關鍵的一點,在戰略層面,紐蘭共和國已經戰敗,現在所能爭取的,無非是少輸一點。”
“少輸就是贏。”
丁鎮南點點頭,接著說道:“很明顯,在當前的局面下,跟我們停戰,紐蘭共和國會輸得很徹底。”
“這……”
“雖然我不是外交人員,也不太瞭解外交談判,但是以我的理解,在最初階段,我們的要價肯定不低。俗話說得好,漫天要價、落地還錢。開價不夠高,後面更沒辦法談。”丁鎮南笑了笑,轉而說道:“既然挫敗了紐蘭軍隊攻打霍瓦依群島的行動,也就肯定會拿霍瓦依群島說事,比如要求紐蘭當局徹底放棄對霍瓦依群島的主權訴求,甚至承認霍瓦依群島歸屬帝國。”
白華偉愣了下,隨後朝丁鎮南投去了萬分震驚與不敢相信的目光。
吞併霍瓦依群島!?
顯然,這絕不是簡單的軍事問題,而是一個涉及帝國的國本,以及法律的政治問題。
在第二次全球大戰結束之後不久,也就是廉旭升第一屆首輔任期之後,帝國論議兩院利用文職首輔當政的機會,透過了旨在限制對外擴張的《帝國主權法》,對帝國的主權與領土做了明確界定。
當時,出臺這份法案的目的,其實是針對在戰後申請並歸帝國的戰敗國與落後地區。
不說別的,即便是狹夷皇國,都在大戰結束的次年,透過了以特別行省身份併入帝國的法案,還正式遞交給帝國外交部。在遭到帝國拒絕之後,狹夷皇國還爆發全民請願活動,上千萬平民走上街頭,以遊行的方式向帝國皇室請願,懇請得到帝國的接納,永生永世都為帝國的臣民。
這件事情鬧得沸沸揚揚,一度還無法收場。
關鍵就是,當時已經有數百萬狹夷人獲得帝國的永久居住權,此外還有數百萬狹夷人在帝國的佔領區定居。
最後,要不是帝國當局放寬了戶籍准入的標準,賦予狹夷居民部分公民權,並且大力鼓舞狹夷人移居海外,為其在奧洲等佔領區的居住權與公民權提供保證,這件事情還不會迅速結束。
要說的話,狹夷皇國的問題還算不上嚴重。
在大戰結束之後那幾年,眾多的戰敗國與落後地區,先後透過表決等方式,向帝國當局發出並歸請求。只是在東望洋上,就有數十個島嶼的居民透過了表決,更別說還有玄大陸上的眾多殖民地。
以當時的情況,如果把這些地區全都接納下來,帝國版圖至少要擴大50%,人口將增加大約4億。
可問題是,帝國版圖已經夠大了,而且增加4億食不果腹的貧民,肯定不是值得高興的事情。
何況,這些地區分佈在全球各地。
最關鍵的,其實是民意。
大戰剛剛結束,而且帝國已經付出非常巨大的代價,上百萬將士戰死沙場,所有的帝國臣民都勒緊褲腰帶過了幾年的苦日子,因此在戰爭結束之後,帝國上下唯一的目的,也就是儘快恢復正常。
對帝國的臣民來說,最想獲得的,也就是改善生活。
顯然,沒有人願意在這個時候為4億跟自己沒有任何關係的貧民提供援助。
別說什麼助人為樂,涉及國家的核心利益,關係到每一個帝國臣民的切身利益,根本就沒有商量餘地。
嚴格說來,廉旭升也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結束了首屆任期,也才有後面透過的《帝國主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