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帝國爭霸> 第230章 內部鬥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30章 內部鬥爭 (3 / 4)

其實,絕大部分傳統貴族會被這場大變革淘汰,淪落為統治物件。

顯然,這才是梵羅國的統治階層不願向梁夏帝國俯首稱臣的關鍵所在。

核心問題,其實非常的簡單。

放眼全球,只有梵羅國,準確說是南方次大陸,擁有能讓梁夏帝國再上一層樓所需的勞動力。

不要忘了,梁夏帝國至今都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

龐大的人口規模既帶來了巨大的好處,比如全球第一的工業實力,無與倫比的戰爭潛力與超強的發展動力;也產生了一些很難解決的問題,比如沒有一個國家能承接梁夏帝國進行產業升級轉移出來的低端製造業,更別說提供完成產業升級所需要的市場。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梁夏帝國的產業升級一直進展緩慢,而且隨著生產力發展,貧富差距導致的內部矛盾變得愈發嚴重。

具體來說,梁夏帝國既有最尖端的高科技產業,也有大量勞動力密集型的輕紡工業。

毫無疑問,航空工程師的薪酬肯定遠遠的超過紡織工人。

雖然梁夏當局透過稅收、政策等手段,消除與縮小貧富差距,但是最多也就只是暫時緩解了社會矛盾,並沒有完全解決矛盾。關鍵是,梁夏當局的干預行為,到最後還是得由社會買單。

最明顯的影響,也就是逼迫本土企業向外轉移,特別是低薪酬製造業。

要說的話,早在幾年前,梁夏帝國“產業空心化”的問題已經顯現了出來。只是在周湧濤住進首輔官邸後,開始致力於軍事改革,透過軍事建設來加大社會投入,才沒有讓“產業空心化”的問題變得更嚴重。

當然,這種非正常狀態肯定無法長久維持下去。

在根本上,依然需要加快產業升級的步伐。

那麼,就必須為推動產業升級開闢一個足夠巨大的海外市場,而且這個海外市場必須同時承擔起接收低端製造業的重任。

簡單的說,就是得有足夠多的能參與社會大生產的工業人口。

顯然,這隻能是南方次大陸。

關鍵還有,為了能夠更加有效的控制這個市場,唯一可行的辦法,也就是讓南方次大陸重回土邦時代,分解成數個,甚至數十個國家,再透過一個鬆散的軍事政治聯盟把這些分散的市場整合到一起。

其實,這也是梁夏帝國不肯放過梵羅國的關鍵所在。

對此,迪迦拉有非常清楚的認識,而且早就意識到,不管是開明貴族,還是那些守舊的貴族,都不可能在梁夏帝國的統治下獲得立足之地,而且延續了數千年的梵羅文明,都很有可能就此消亡。

不要忘了,梁夏帝國同樣是擁有數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而且在絕大部分時候都保持著大一統的局面,其文化基本就沒有斷裂過。單純從民族文化的角度看,梁夏帝國才是真正的傳統帝國。

可想而知,伴隨著資本、產業與技術一起到來的還有文化與思想入侵。

要說的話,文化與思想入侵早已到來。

在第二次全球大戰之後,在梁夏帝國的大力推動下,東方文化已經蓋過了西方文化,成為世界文化的主流。

不說別的,梁夏語就以“使用人口最多”為由,在戰後取代了布蘭語,成為全球第一通用語。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