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帝國爭霸> 第226章 長途奔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26章 長途奔襲 (2 / 4)

雖然在第一階段轟炸中,已經摧毀梵羅南部地區的遠端防空力量,但是仍然有部分野戰防空部隊得以倖免,而且大多具有很強的作戰能力,其中不少還部署在特里凡附近,對過往的作戰飛機構成了嚴重威脅。

放在以往,帝國空軍至少都需要花費數日,甚至大半個月的時間來對付這些分散的野戰防空系統,尤其是能夠單獨作戰的自行高射炮,以及配備了火控雷達的防空導彈發射車。比如在波沙灣戰爭中,帝國空軍在奪得制空權後,就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來搜尋與消滅伊軍的野戰防空系統。

只是這次,帝國空軍沒有這麼做。

在24日下午,帝國空軍就把“戰16AD”撤了下來,並且在當晚就轉場飛回了本土。理由是,這些重型戰鬥機沒有完成全部驗收測試,可靠性不是很高,不適合頻繁出動執行作戰任務。

其實,真實的原因是配套的KD24A還沒量產,而且庫存只有幾十枚。

既然只能使用射程還不到100千米的KD18C,那還不如出動“戰10AD”,完全沒有必要動用“戰16AD”。

此外就是,等西北戰場發起反擊,更需要像“戰16AD”這樣的重型作戰平臺。

道理也很簡單,在高原作戰,依靠更大的起飛重量,重型戰鬥機的作戰效率遠遠超過輕型戰鬥機。

當然,撤走“戰16AD”機群沒對作戰行動產生太大的影響。

在天亮前,有2個“戰10AD”分隊到達斯蘭,而且都在天亮後出動,參與上午的作戰行動。

關鍵還有,帝國空軍投入了足夠多的“攻8FZ”,帝國海軍也出動了數十架“攻6CZ”為攻擊機群護航。

這些海軍的電子攻擊機,全都來自波沙灣。

以帝國陸軍為首的聯軍已經攻佔了巴格達,正在按計劃向北推進,圍剿逃往北部地區的殘敵。

伊軍已被擊潰,仍然在負隅頑抗的也是些殘兵敗將。

到24日下午,進駐斯蘭的電子攻擊機已經超過100架,此外還有差不多150架防空壓制戰鬥機。

正是如此,才能為每支飛往戰區的攻擊機群至少安排2架電子攻擊機,以及4架防空壓制戰鬥機。

關鍵還有,野戰防空武器的有效射程都不太遠,一般就只有20千米,即便是較為先進的也不會超過40千米。也就是如此,防空壓制戰鬥機完全可以在防空導彈的射程之外將其摧毀。

顯然,這也是不需要動用“戰16AD”的主要原因之一。

針對有可能的漏網之魚,尤其是那些能夠機動部署,而且精心偽裝的防空導彈,帝國空軍採取了一個相對簡單,代價卻有點大的辦法,也就是讓執行攻擊任務的作戰飛機始終在中高空飛行。

按帝國空軍的規定,作戰飛機在進入戰區之後,飛行高度不低於6000米,投彈高度不低於5500米。

其實,這也是在波沙灣戰爭中總結的經驗。

主要就是,幾乎所有小口徑高射炮與行動式防空導彈的有效射高都在5000米以內。

在遭到近程防空導彈攻擊的時候,保持足夠的飛行高度,能夠獲得更多的反制時間,擺脫導彈的機率更大。

實戰證明,只要飛行高度超過了5500米,被擊落的機率就能降低一個數量級。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