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出了偏差這件事就被華蔚輕輕揭過,索瑩最後也沒有問清在綜測中華蔚究竟遇到了什麼,發生了什麼。
之後的一天,華蔚將自己鎖在屋內構建模型,將所有的事情寫成了引數模擬未來發展的效果;可她手上的訊息太少,每一次的走向都沒有達到她滿意的結局。
直至晚上深夜,飢腸轆轆的華蔚才披了件薄外套、抓著鑰匙跟飄魂似的出了門。
她所居住的地方靠近街道,走過一條岔路口就是夜宵街。
人聲鼎沸,熱鬧嘈雜。
“老闆,一份清湯麵,不要蔥。”
正爆炒著大米飯的老闆往裡倒辣椒的手一頓,他在這擺攤好幾年了都沒人點過清湯麵,還以為自己聽錯了。
於是老闆利落地將蛋炒飯裝盒,大聲吆喝:“行嘞妹子,你坐著等會!”
轉頭老闆就去洗了鍋。
夜晚有些涼,華蔚推了推鼻樑上的眼鏡,準備到隔壁的幾個攤位逛逛。
沒等她走出兩步,她就遇見了前幾天在西沙廣場賣手工鴨子的大姨。
而且這次的成品,比上次的更要——
詭異得多。
或許就是因為這樣,她的小攤前門可羅雀,和其他攤主的熱鬧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大姨。”華蔚在攤位前蹲了下來,指著角落裡的一隻手工狐狸問道:“這個多少錢?”
坐在小馬紮上正編著東西的大姨見來了客,匆匆放下手裡的玩偶招呼她:“不貴的小妹,20一個。買兩個就30。”
倒是比上次便宜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