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一聽皇上有賞了,哪裡還管夫君的臉色,高興起來了:“皇上賞你了?賞你住宅,還是金銀財寶?”
董夫人是女人,也是普通的女人。女人嗎,什麼事都想著女人那點小九九。
“什麼住宅、金銀財寶,都不是,是當官。”董仲舒在煩著心,有氣無力地解釋。
一聽當官了,夫人就激動起來:“當官啊?你升官了?什麼官?”
看把夫人激動得。
“是升官了,還不小,江都國的國相,你高興了吧?”董仲舒才沒有高興的勁頭,他知道內情,他高興不起來。
“真的嗎?”夫人不敢相信,看夫君又點頭,她就大叫:“兒子兒子,步舒步舒,你們快來快來。”
董夫人就拉著兒子:“兒子,你父親要去江都當國相了,你快準備準備,看要什麼收拾的,我們就跟你父親到江都去,廣陵城是個好地方,物產豐富魚米之鄉,有鹽有鐵有絲綢,聽說鹽商家裡早餐都是十大碗……”
聽到父親與母親的對話,看母親這麼激動,兒子一時間不知道如何寬慰母親了。他看著母親,看了好一會,才說:“媽,你高興什麼啊,沒聽出父親的語氣,哪裡有高興的。”
母親激動的心情,被兒子一說,也高興不起來了,疑惑地問:“為什麼啊?”
兒子是讀書人,跟著父親在長安對大漢各諸侯王國也略知一二,就解釋給母親聽:“別看江都國地區江南富饒一帶,地方山青水秀,可是,那王府不是好呆的。大王劉非,性情驕橫,脾氣又大,自從大王劉非把張嫣當皇上跪拜之後,現在也不來朝廷述職了;那太子劉建,十惡不赦,聽說他已經殺了不少人。讓父親到那裡去當國相,有什麼好的?不是腦袋系褲腰帶上?”
董夫人剛才只想到江都是個好地方,沒想到大王和太子一個是劉非一個是劉建,那還真是個不好呆的地方。
董夫人眼珠子一轉,馬上改主意:“那我們不去了,你讓皇上找別人去吧。那個主父偃一年連升三級,不是當官很有水平,讓皇上叫他去啊。”
董仲舒不好說出口,他正是主父偃推薦給看皇上,讓他去江都國的!
現在的主要任務,是堵住夫人的嘴,別讓她在耳邊聒噪了。
董仲舒平靜了一下心情,向夫人解釋:“現在是這樣的,你不讓我去我是抗旨,那皇上要砍我的腦袋;我去有可能是劉非或者劉建砍我的腦袋。要是皇上砍我的腦袋,我就是抗旨我就是不忠,被皇上殺了撫卹金什麼的都沒有。我要是去了江都,真被劉建或者劉非砍了腦袋,那我是因工殉職,家裡不但有撫卹金,我還能堅守我儒家‘忠’的思想。你說我是去還是不去?”
董夫人回答不上來,也不吭聲了,雙手不停地摩擦著,在院裡轉來轉去。
董仲舒看夫人不吭聲了,他就要找呂步舒。在大院掃視了一圈,也不見呂步舒,便問:“步舒呢?”
董夫人說剛才還在,跑哪裡去?兒子告訴董仲舒,步舒跟他打招呼了,帶著他夫人回姑姑家了。
呂步舒的夫人,就是董仲舒姐姐的女兒。當年呂夫人年少時,看到呂步舒拜她舅舅為師,還改名為呂步舒,她就決定要嫁給這個小夥子。
呂步舒這小夥子是個很有故事的人。
呂步舒本來不叫這個名,從小聰明學習用功,有一年聽說廣川有一位名師叫董仲舒,決心前往拜師求學。爭得家人同意後,他告別雙親從河南溫縣千里迢迢來拜師,在書童栓馬的功夫,呂步舒已跪到董仲舒腳下跪拜,董仲舒一看少年英俊,濃眉大眼,聲如銅鐘,禮儀周全,聰明靈儷欣然收下。
為跟董仲舒學春秋步董仲舒後塵,故改名步舒。步舒學習進步很快,不久便鶴立鷄群。由於暮名求學的學子人滿為煥,教室不夠用,董仲舒忙不過來,不得不在空場圍帳,席地而座。無奈之下董仲舒讓高才生代課,這時的高才生非步舒莫屬。
哪時講經書、聖人之言都要嚴肅,發聲要有韻味、有板、有眼;呂步舒學董仲舒老師講誦、腔調、韻味、高昂有力、振聾發饋,與老師如出一轍。弟子往往只聽董仲舒聲未謀董面,董仲舒習貫隔帷帳講誦,學生從來不知老師長得啥摸樣。
董仲舒很喜歡這個學生,把他當兒子看待,在長安時長年住在董仲舒裡,還把他姐姐的女兒許配與呂步舒。
這些天因姐姐家裡有事,要他去幫忙,可能又去幫忙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