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姑姑不是別人,是董仲舒的大姐,也就是小時候愛叫董仲舒去後花院玩的那位姐姐。
董姐姐很喜歡董仲舒,也很關心他。董仲舒小時不但長的可愛,惹人喜愛;更重要的是他讀書刻苦努力,而且學習成績也好,學什麼能會什麼。
董仲舒在家裡,不但姐姐喜歡他,父母更是疼愛有加,父親為了給他創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在書房後專門為他修建了一個花園,意思是讓他看書辛苦了可以到花園放鬆放鬆。可是,董仲舒為了把家裡的書看完,硬是不到花園玩,姐姐怎麼勸他,他都不去,三年不窺園啊,真讓人佩服。
董仲舒自己現在回憶起來,都不敢相信。拿現在來說,都不敢想象,哪個孩子三年不進後花院玩的?都以為那是寫書人胡編亂造的。
董仲舒這位姐姐是好人,後來一直陪著董仲舒讀書,一直到董仲舒學有成績了,到董仲舒先結婚生子了,她才出嫁成家。董仲舒很敬重這位姐姐,他到長安當博士後,也把姐姐一家帶來了。
呂步舒這小子有一特點,記憶力比小時的董仲舒還厲害,一本書給他,只要看一遍他就能記下十之八九。不但記憶力好,而且有悟性,他不是死讀書讀死書。一本書他看下來,他就能根據自己的判斷,能分辨出好壞,還能根據該書內容,自己運用上,而且還有所創新。
董仲舒心想,呂步舒以後恐怕就是他新儒家思想的繼承人了,把希望都寄託在他的身上。
董仲舒派人專門去叫呂步舒,看來這大事與呂步舒有關。
董仲舒的大兒子,也是儒家愛好者,愛看儒家學術。他正在屋裡看書,謁者的到來,母親叫馬伕停車什麼的,在屋內看書的董小子,只管看自己的書。這還是後來有人叫他,他才從屋裡出來,聽從父親的指令,馬上出門找呂步舒。
董小子一出大門,見了太陽有些花眼,可能是看書時間長了,他就揉了揉眼睛。
正在揉眼睛的時候,只聽到有人在叫表哥表哥。
董小子不用睜開眼睛,就知道是呂步舒在叫。呂步舒太有特點了,聲音清脆,很有穿透力。
“來得正好,你師父正要找你,快進來。”
董小子對位呂步舒都有些忌妒,這位父親的學生,比他這個兒子還看得重。
與呂步舒一起來的還有姑姑,那正好不要再跑路了,父親也要他把姑姑叫來。
親人們都叫來,看來父親是有大事要安排了。
正如兒子的猜想,他們一進門,父親董仲舒就說:“姐啊,你來的正好,有事要與你商量。”
於是,董仲舒吩咐把一家子人都叫來,他帶著大家,圍著石桌坐下。他看了一下來人,輕輕地數數,數到十幾時說:“還差一個,是不是阿朱?阿朱啊”
董仲舒一邊說,一邊叫了一聲阿朱。
阿朱是董家的管家兼馬伕兼花公……。反正阿朱在董家的職務很多,但平常是不參加活動的。他不愛說話,要是來參加活動,來了也是白來,從來不發表言論。
董仲舒特意點到他,家人們有點意外,看來董仲舒這一回更需要他了。
沒有阿朱的人影,自然沒人應。董仲舒便說:“把阿朱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