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雙方無法筆談,以往需要“翻譯”數人甚至十數人,現在卻是大不相同,只需要一個時常往來兩地,且識字之人即可。
商無忌發現,若論整合度,只怕姑蘇王畿還真不一定比得上“百沙”。姑蘇王畿地區,一直沒有消滅多樣性,但是在江陰邑的體系中,沒有什麼多樣性,只有趨同,只有唯一。
隨著直接和間接影響的範圍越來越大,商無忌一直沒有停止學習,只是時間太過碎片化,並沒有太充裕的時間讓商無忌去沉澱。
也就是現在,隨著鄭國國君鄭爽、蔡國國君蔡董抵達姑蘇,江陰邑高速發展期的外部壓力,似乎才得到了釋放。
這也讓商無忌很難得地找到了忙裡偷閒的時刻,儘管現在整個江陰邑都在搬遷,很多核心部門,已經開會轉移向淮中城,但這種事情,沒必要讓他這個江陰子行政上的“左膀右臂”去親力親為。
“良人為何不見延陵來客?”
見商無忌躺著看書,商無忌之妻將一碟果仁放下後,勸說道,“良人往後多有用人之處,只靠陰鄉商氏……”
“運奄氏必亡。”
翻著書頁,紙張的觸感是真的好,更讓商無忌滿意的是,去年秋天製作的最後一批紙,厚度柔韌度,都可以用“印刷”這種技術來提高教材的製作。
只可惜版型簡單,目前主要印刷的,依舊是《語文》。
“必亡?!”
商無忌之妻聽到丈夫淡漠的話,驚愕在那裡,張了張嘴,居然不知道該不該繼續勸說下去。
在她看來,現在江陰邑規模越來越大,陰鄉商氏想要壯大,光靠自身還不夠,顯然還需要親族的支援。
如今吳國境內,陰鄉商氏比延陵運奄氏要強,小支吞大宗,已經成了定局,商無忌正當其時,就應該一言而決之。
只是現在,她卻是不再勸說,思量再三之後,對商無忌道:“良人既有決斷,妾便不再勸說。”
商無忌笑了笑,坐起身來,將手中的書卷放下,才對妻子解釋道:“倘使老族長能使運奄氏各支屈服,倒也無事。只可惜,老夫子並不能使各家屈服,內外掣肘,必生禍端。”
其中的道理很簡單,那些原本在運奄氏中有頭有臉的人物,又怎麼可能真正屈居商無忌之下呢?
即便一時委曲求全,那麼當商無忌要調動運奄氏資源的時候,這些老前輩,是聽呢還是不聽呢?
可以預見的是,各種陽奉陰違,必定層出不窮。
商無忌沒有必要在運奄氏身上浪費時間。
在江陰邑不同於別處,老闆李解是不會給商無忌半點時間去溫文爾雅地談判、妥協,具備摧枯拉朽絕對實力的李解,不可能有那樣的耐心跟別人過家家,哪怕是大舅哥商無忌曾經的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