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汲水縣城,孫老漢先將兩人放到衙門。
然後等待。
鍾謙鞍和鍾謙靬先得點卯,以及去給領導層道謝。
縣令老爺楚源安,捕頭老爺卓弩,以及那位和自家老爹有舊的主薄老爺,都得挨個的過去問好行禮來顯示自己的尊卑和恭敬,場面事做的得足才行。
不光是給這些領導們看的,同樣是給那些同僚們看的。
拜山頭。
讓那些日後的同僚們都知道,自己的關係,到底有多麼硬!
有些場面事做過以後,對工作的展開也有顯著作用——至少那些同僚現在對鍾謙鞍和鍾謙靬這哥倆,明顯客氣和恭維的模樣,就說明了這個較為特殊的情況。
不然那些有身份的吏員們,誰會對沒啥晉升渠道和實權的白役那麼客氣?
耀武揚威的隨意指使著幹活還差不多!
而且。
老主薄點卯完以後,臉色和善的就讓他們兩個自己先熟悉熟悉環境。
算是半退休狀態的他已經不怎麼摻和衙門裡的事物,連六房的頭頭和文書,都有了極大的自主權,包括各種大使,能自己辦的就都讓他們辦,最後彙報聲就行。
唯一注重的就是這場旱災裡的情況,包括準備和正在進行的工作。
主導還交給了鍾家哥倆。
“多謝主薄老爺!”
鍾謙鞍和鍾謙靬道謝,恭敬的在房裡作揖深鞠躬後離開。
人家這位老主薄願意放權,還對他們兩人如此看重,確實得好好表示——剛來衙門裡還分不清到底什麼狀況,因此先問安問禮問好,等以後再談宴請方面的事。
否則衙門裡還有派系,那真到了一張桌子上,豈不是鬧出笑話?
站隊這方面在哪都是需要慎重的!
不過。
這衙門裡,縣令楚源安和捕頭卓弩,的確能先定下來。
昨晚的里長連根叔都能看出,這兩個人的關係有些好,來到這衙門裡的那些差役們都在若有若無的點出,這兩個人背後的身份,更是非同尋常的那種莫測。
甚至在捕頭卓弩手下那二十餘名皂衣捕快,日常都在衙門裡單獨的班房裡值守,和那些管理縣城內安穩的捕快,以及負責牢獄和司法及治安的典史老爺,如同涇渭分明的兩個體系,至少在處理尋常案件的時候,都是由另外的捕快出馬。
雖說穿的衣裳和拿的腰刀都模樣差不多,但誰都看得出來,這些鬆鬆垮垮的酒囊飯袋,絕對比不得捕頭卓弩手下,那些令行禁止,堪稱精兵般的皂衣捕快!
當然這些只是觀察得來,具體如何,他們兩兄弟哪有摻和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