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之後,香江半島酒店。
再次飛抵香江視察取經的顧驁,得到了梁勁松的殷切接待。
“怎麼轉型得這麼突然?就算有錢了,也不能想一茬是一茬兒。顧生,恕我直言,您對奢侈品行業原先幾乎是一無所知啊。”
兩人一見面,梁勁松聽取了顧鯤的意思之後,就先審慎地給他潑了一點冷水。
這是老熟人、對朋友負責才敢這麼說的。顧鯤那些下屬的話,估計聽了顧鯤的決策,肯定只會直接吹捧老闆的英明決定。
顧鯤也知道這些話乍一聽不靠譜,便把自己的前因後果思考都陳述了一遍。
“……我這也是為了未來的蘭方高階商業地產能夠有足夠的變現渠道、並且便於優質招商和套現。你應該知道,今年去蘭方的遊客人數雖然不少了,光是大陸就有超過50萬人次去蘭方,可是人均消費太低了,平均下來一切開銷都算上,連機票在內,才2000塊美元!
內地人來你們香江,一次平均消費多少呢?吃喝玩其實比蘭方還少很多,但關鍵是倒關稅免稅品買買買啊!光是純買東西這塊,一個人起碼3000美金以上吧!GDP拉動太強了。
未來蘭方要把這些遊客的GDP拉動潛力徹底發掘出來,把蘭方從一個以美景著稱的觀光聖地、國際會議聖地,進一步發展成購物天堂,是絕對必須的。但要確保我們拉動出來的這部分利益,王室能夠賺到大頭,那麼自有一些奢侈品品牌、並且傾斜性地推這些品牌,就是必須的了。
目前我跟馬來人配合,只能在燕窩和榴蓮咖啡上做點文章,而且都還沒做起來,品類和規模都太少了。”
許多看官或許以為98年內地人還不太有錢,去香江也花不了人均三千美金以上——因為很多人印象裡,五年十年之後,那些去香江的人,也才平均購物花那麼多。
但是,顧鯤說的每一句話絕對都是事實,都是他根據眼下的調研親自發現的。
之所以會產生這種情況,跟如今內地來香江的人數規模相對較小,有很大的關係。
來香江購物的人,都是奔著香江這個自由貿易港的優勢,圖免稅便宜。所以90年代末來香江的人雖然少,卻每個人都要肩負更多倍的親戚好友帶貨需求。
難得大家族裡有一兩個成員能來一趟香江,親友都提前說好要帶啥啥啥,甚至單位同事都要幫帶。這跟10年後香江說走就走時,大家都可以自己只給自己買,是有極大差距的。
換言之,來香江買東西,買到就是賺到,所以也就跟遊客自己有錢沒錢關係不大了。
不過,對於這些問題,梁勁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蘭方不也是自貿港麼?也沒有關稅吧。如果只是眼紅這部分收入,只要遊客規模上去了,完全是可以從香江搶走一些份額的。”
顧鯤搖搖頭:“蘭方之前沒有建設大規模的高檔SHOPPINGMALL,檔次逼格不夠,很難讓遊客對購物的正品率產生如香江一樣的依賴。
另一方面,如今來香江的遊客,大多還是地面入境吧?他們的帶貨物流比較方便,能夠帶大宗家電。而蘭方几乎全部是坐飛機出入境的遊客,少數人才坐遊輪,帶行李重量很受限制。
我們蘭方國際機場,是去年年中的時候才建好投入使用的,算算也才一年半。最初第一年,機場配套設施也比較差,免稅店這些都還沒造好,今年開始才有的免稅店,在遊客中還沒形成口碑,也是沒辦法的。”
跟後世很多人想象的不同,98年內地去香江帶貨的購物遊,絕大多數其實是看上了香江那些免稅的進口電器。
尤其是那時候來香江買膝上型電腦的內地有錢人極多。
說到底,還是內地人還沒富裕到普遍消費奢侈品的階段,小資風格的中產階級人群規模也遠遠不夠大。
輕便、物流淨值高的美妝護膚品、珠寶服飾包包之類的女人用的東西,在帶貨裡的金額比例不大。反而很多人家裡結婚或者辦點別的大事,有個進口的大彩電、進口的膝上型電腦,能極大地撐起門面。
98年香江那些購物中心裡,最被內地客追捧的就是電器櫃檯,電腦是最熱的,其次就是剛出現不久、還以時尚高貴著稱的MP3和數碼相機。
這樣的購物結構,註定蘭方即使也免關稅,但是想跟香江搶,還是很有難度的。
蘭方如果不發展控股一些奢侈品牌、提升奢侈購物的競爭力和得利比例,未來最多也就跟李家坡競爭一下。
關鍵是人流量還遠不如李家坡大。李家坡98年已經有每年一百多萬的華夏人經過了,或許其中只有不到五分之一是專程來旅遊的,剩下八成都是做生意或者跑船、轉口途徑李家坡。但無論是不是專程來李家坡旅遊的還是路過的,那些人也都會帶李家坡的免稅品。
綜合來看,顧鯤現在就開始佈局,過個兩三年發力,絕對是非常有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