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前,華夏去新馬泰的旅遊團,在“馬”這一站走的基本上就純是西馬,玩玩檳城吉隆坡柔佛巴魯。也就是2010年之後,小眾小資要變著花樣兒裝逼發朋友圈,才開發出了東馬的仙本那這些景點。
可真正去過仙本那的人,才知道那交通有多坑——華夏國去仙本那的旅遊團,都是先飛位於西馬的首都吉隆坡,然後還要在吉隆坡駐留等候拼機轉去沙巴的仙本那。
或許有人會說:國內到古晉不是有航班的嗎?就算不能直接飛到沙巴,為什麼不先飛古晉呢?
答案是,古晉和沙巴之間都沒有航班,因為需求太少。後世東馬的幾個機場,都是跟蛛網一樣,只跟首都吉隆坡有航線連線,相互之間卻無法連線。
需求萎靡了,什麼建設都搞不起來。
只有把零散的需求集中起來,才有利用率,才有開發潛力。
“……所以,馬來人是不會吝惜古晉這邊落後的基建設施被廢棄的,我們蘭方吧需求統一整合起來,只會帶動整個北婆羅洲的經濟發展和對外交流,馬來人感謝我還來不及呢。他們從來沒有重視過東馬的建設。
我們把蘭方的交通基建建設好之後,不僅可以取代古晉的交通中轉位置,甚至還能取代一部分的吉隆坡和雅加達的中轉位置——因為蘭方航班多、進出流量大,將來想去沙巴、馬辰、巴厘巴板的人,就不一定要從吉隆坡和雅加達轉機了,可以就近從蘭方轉。或者去沙巴的人,可以直接從蘭方下來之後轉公路旅行。”
顧鯤搞交通基建,更遠期的野心,就是把蘭方打造成整個婆羅洲對外的中轉樞紐。
這麼一畫大餅,何嵐頓時覺得貸款抵押的風險也沒那麼高了……
“可是,就算把婆羅洲的全部對外中轉需求都整合起來,也沒多大體量吧?全島兩千萬人,中部還是高山密林。你能拉到沙撈越和沙巴的對外空港中轉就很不錯了,印尼最多拉到一個西加里曼丹省。”
印尼在婆羅洲上一共五個省,命名很粗暴,就分別叫“東/西/南/北/中加里曼丹省”,蘭方所在的位置,本來就在馬來沙撈越州和印尼西加里曼丹省的國境的延長線上。
所以蘭方的交通基建搞得好之後,把西加里曼丹省的中轉需求吸引過來,那是絕對毫無問題的,而其他四省就有些難了。
婆羅洲中部開發不足的主要原因就是高山密林,高大的山嶽太多了,茂密的原始熱帶雨林幾乎跟巴西的亞馬遜雨林一樣恐怖。從蘭方也是不可能通到馬辰和巴厘巴板的。
而何嵐知道,印尼人在婆羅洲的最大發展潛力區塊,就在東加里曼丹的巴厘巴板——那裡有成為婆羅洲煉油重鎮的趨勢。
事實上,後世到了2018年,印尼政府甚至考慮過從雅加達遷都到巴厘巴板附近的新城,原因就是雅加達太擁堵了,而且是世界上下沉最快的城市——雅加達因為爪哇島處在地震版塊帶上,每年要下沉平均8厘米,最多一年15厘米。也就是說從98年到2018年,這個國家的首都海拔低了1米半。眼下雅加達的房子都還正常,20年後有一半城區的地面一層樓都陷在滲水潮溼區域而無法使用了。
這些問題,顧鯤當然比何嵐更加清楚。事實上,他大搞基建吸引中轉,也有賭未來爪哇衰落、婆羅洲崛起的意味在裡面。
顧鯤甚至想過,藉助蘭方的基建,把東馬和東印尼的華人富商統統吸引到到蘭方置業、尋求庇護。就像李家坡立國後因為日漸富庶,把西馬和西印尼(蘇門答臘島)的華人都吸引到了李家坡,是一個道理。李家坡立國時才100萬華人,如今三十年漲到四五百萬,這絕對不是自然增長的結果,正是因為西馬西印的華人覺得到李家坡有前途,所以才來的。
當然了,顧鯤要限制蘭方的國籍人口,所以能來蘭方的肯定得是富商。至於華人當中不夠有錢的普通人,顧鯤也不會完全拋棄,他們好歹也能到西加里曼丹和沙撈越,形成一個華人佔全面社會優勢地位的安全區。
如果這一步實現的話,那麼基本上也相當於地球上18世紀時,“蘭芳共和國”的疆域面積了。民眾和社會層面的基礎肯定是沒問題的,歷史上這些區域就應該是華人佔優勢的。
不過這些理由,不太方便跟何嵐解釋,顧鯤只好領找藉口。
他思之再三,把一個原本不太想說的藉口搪塞了過去:“以西婆羅洲的發展現狀,確實把全部對外交流需求都吸引到蘭方,也沒多少體量。
但是,我覺得你們應該目光放長遠,我覺得,以目前的國際經濟建設大勢,等這一波東南亞危機連帶的蕭條過去,自然資源會有普遍的上漲,無非是每個門類漲多漲少我不好判斷。
婆羅洲如今已經有汶萊油田了,印尼巴厘巴板和大馬的沙撈越也有陸續發現油田。可見婆羅洲全島的礦業發展潛力是非常巨大的,只不過原始高山密林沒人去勘探罷了。
未來華夏註定是要在扛過危機後、取代東南亞的世界工廠加工轉移的,對資源和礦藏的需求會空前高漲。何不提前佈局賭一把當地的開發呢?婆羅洲應該算是除了朝鮮之外,距離華夏最近的外國密集礦業供給區塊了,對華輸出的設施蓋得好,才能更方便廉價輸出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