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風,付明德和錢友諒,全體目瞪狗呆,被顧鯤的天馬行空、矯若遊龍嚇得不輕。
這特麼是人乾的事情麼?是人類大腦的腦洞麼?
“這這這……太誇張太匪夷所思了,如果這樣行的話,曰本公司為什麼沒有人這麼幹呢?曰本的艾薇行業基礎比我們發達那麼多。”錢友諒徹底覺得自己腦子不夠用了。
顧鯤悲天憫人地說:“笨,曰本人不幹,是因為他們都奔著賺錢的目的去的。這種東西,如果要靠賣片本身賺錢,當然容易賠本。所以在傳統的DVD/VCD/錄影帶時代,這種生意是很難成功的。
但這並不代表這種題材出現後、不要錢給人白看都沒人看——老馬,你給我撂句良心話,要是哪天你能找到這種資源,不要錢白看,你看不看?”
馬風不由老臉一紅,但還是嘿嘿賊笑著承認了:“那要是確實新鮮,不看白不看!不過要是看膩了也就那樣,那就算了。”
很中肯的評論。
拔作也不是給人提供無限擼料的,總有膩味賢者的時候。
尤其是見多識廣的人,口味就變刁了,擼完嫌人醜也是很正常的。
顧鯤一拍大腿:“那不就得了!沒人買,不等於沒人白看。之前曰本人以銷售為目的做不下去,不等於白送還做不下去!只是曰本人不懂網際網路思維,不懂新經濟套路。他們玩不轉的,到了我手上就可以玩轉。”
顧鯤說著,沾了一點酒,在桌面上比劃著指點江山:
“具體我們來算筆賬,你們可以分析一下,那種影視作品,其實投資是很小的,就算完全不回本,只要算算拍攝成本,就能算出全部虧損額了。
曰本人給男優的片酬,高檔的也就幾十萬円一部,沒名氣的十幾萬円。那些跑量的zhi男就更賤了,一兩萬円每發按次計價的。全算上,一部片子男方投資折成人民幣不超過兩萬。
不過,我們既然要主打肌肉剛健猛男,起步六英寸級輕巡、最好八英寸級重巡,身材要像健身教練,估計要多一點。就算他每部在男方身上投資五萬人民幣吧。
然後女人這邊,基本上比照日系成本,不過要減少曰本妞,多換大洋馬,算一部成本三十萬人民幣。大洋馬只要負責喊范特西、昂比利弗波哦、王得佛、鵝妹子嚶、誒克色楞特、麥格涅弗森特……就行了,要突出文化特色,別再只知道喊一庫以太斯國一壓咩爹。
最後就是場租道具燈光化妝拍攝耗材。室內戲這些都便宜。也就化妝師稍微要化妝水平好點,除掉拍攝耗材,算兩萬一部。而耗材裡最燒錢的膠捲,完全可以換成新技術,搞數碼拍攝,到時候直接轉DVD。如此一算,一部片子就算上了大洋馬,也可以在40萬人民幣以內搞下來,我們完全賠得起。”
40萬人民幣,在96年拍一部電影,絕對是低成本了。
本來麼,這種東西,最大的成本在發行銷售環節,賣出去的銷售額,其實只有極小一部分回到製片方手中,大部分都是被髮行渠道和分銷商分走了。畢竟這個行業有其特殊性,分銷商風險也大,不提高分成誰給你賣這些。
但既然顧鯤選擇雙放手,不要錢隨便別人拿他的東西去傳播,發行成本跟他也就沒關係了。
他就只是實打實虧本40萬一部。
光索尼給他的軟廣代言費,就夠他虧500部了。
只是,在顧鯤之前,沒人想到這條花式虧錢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