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同學,恭喜你順利被交大錄取了,這是你的通知書。你9月份來報到就行了,忙的話稍微晚點也沒關係。”
兩天後,何嵐親自來到西郊賓館,把交大招生辦發出的錄取通知書,正式交到顧鯤手上。(顧鯤在靜安廣場買的房子還在裝修,要過幾個月才能住)
“顧同學?”顧鯤接過通知書,有些沒反應過來。
何嵐輕鬆地笑笑:“怎麼?我不能叫你同學麼。我們中遠可是體面公司,一堆的交大和滬江海事畢業生。”
顧鯤:“所以,你其實也是交大畢業?”
何嵐:“很奇怪麼?只不過是管理類的專業。”
顧鯤點點頭:“沒有,不管怎麼說,謝謝了——我在滬江待得已經夠久了,這也算了卻一樁心事,那就三個月後再見了。”
哥一週幾十萬上下的人,居然抽了兩星期跟設計院的人談判斡旋、順帶參加交大選拔考核,這事兒細品還是挺奇葩的。
何嵐出於禮貌關心了一句:“是生意忙、要回國處理麼?那祝你一帆風順。”
顧鯤自嘲一笑:“你不知道麼?我考試之前,已經跟許院長談過了,租了他們設計院的一條勘測船,去蘭方測測新港周邊航道水文、海底地貌,許院長還等著我的資料,做航道疏浚的設計規劃呢。
聽他的意思,我測的資料要是有得多,他還能拿去賣呢。這錢不賺白不賺,說不定有我監工,大家效率特別高呢。”
何嵐點點頭:“這事兒我當然知道,不過你還沒正經念海洋工程呢,就想親力親為了?何不讓他們術業有專攻。”
原來,顧鯤早就想明白節奏了。
早在他答應何嵐的勸說,報考交大的那天,他就已經給許院長付了錢,租了一條交大設計院的測量船。
那船在他付了租金後當天就帶著人啟航去蘭方了。
一般來說,15~20節巡航速度的海船,從蘭方到華南要七八天,到江浙一帶則要半個月。
所以算算日子,顧鯤這邊結束考核走完手續拿到錄取通知書,租的測量船也快開到蘭方了。
顧鯤今天搭飛機去粵州、轉古晉,剛好可以趕上,一點都不誤事兒。
這才對得起他幾十萬一週的珍貴時間嘛。
另外,許院長當初給顧鯤報的“勘測蘭方周邊航道水文/海底地形”,以及設計配套的疏浚維護方案,要足足400多萬設計費。
顧鯤決定自己幹之後,就只需要付出100萬的租勘測船費用,以及將來幾十萬的純設計費就行了,算下來能節約將近300萬。
沒辦法,設計院做這種行當,從來都是硬體成本只佔四分之一的。
剩下一小半的設計師/測量員工資,一兩成財務成本回款風險、最後四分之一預期利潤。
既然如此,顧鯤本身開了掛,就可以把技術人員的成本和其他財務成本都壓到最低。
而且,在那幾天與許院長溝通的過程中,顧鯤還打探到了一個利好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