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海里就能相差這麼大,古晉的海很渾濁,這裡居然這麼純淨!我在海邊白住了十幾年!”林鶯張開雙臂,貪婪吸著海風,剛折騰暈船後的反差滿足感,讓她眼眶溼潤。
94年,網際網路還只在大洋國和歐洲萌芽,亞洲還沒有網際網路,所以搜不到美圖的人,確實可能一輩子都想象不到大海的絕致美景。
而林鶯則屬於典型的燈下黑了。因為她就住在海邊,每天看著海,就以為海景都是那樣,髒綠髒綠的,渾濁不堪。
就像喬伊斯的《尤利西斯》那句開場白,“凝望著都柏林膽汁色的大海”。
林鶯的感慨,反而讓一邊才念高一的顧盼,找到了顯擺的機會:
“林姐,虧你地理還考高分呢,這點都不知道。河流入海的地方泥沙腐殖質多,海水翻湧,容易產生天然漁場——這句話的背面,可不就是說水髒麼,水至清則無魚啊。古晉是砂勞越河入海的地方,海水當然不好了。”
顧盼說的,是高一學渣也知道的地理常識。
比如華夏中學地理課本上,就強調過“船山漁場”的成因,是由於長江錢塘江把東海衝得渾濁了。去過普陀山朱家尖旅遊的華人,也都知道船山的海水水質是真的不行,就是一鍋黃泥湯。
同理,馬來亞的婆羅洲部分,如今大部分海岸線的海景都不咋滴,基本上要到21世紀,才在沙巴州最東邊靠近菲律賓的地方,開發出了一個仙本那。
倒是馬來半島上,海景美麗的景點還頗有幾個,都是臨近李家坡的,開發比較早,整治也給力,不過天然素質都不太行——因為靠近馬六甲海峽的航道,那裡根本不會給你養出珊瑚來。
“蘭方的海這麼好,那為什麼沒人開發旅遊業呢?要是開發起來,酒店肯定爆賺吧。”林鶯忍不住追問。
她家裡就有開酒店,所以對這些行情比較敏感。
“因為沒有基礎設施啊,也沒有資金原始積累。”顧鯤前世就開過渡假村,對這個問題很有發言權,一起提就有些恨鐵不成鋼,
於是他頭頭是道地盤點感慨:“蘭方還不到十萬人口,又沒有除了漁業以外的自然資源,容易賺錢的生意都是進口貿易。可說到底,進口貿易就是賺漁民的錢,壟斷進口貿易等於是對漁民加稅,這些苦哈哈的人才榨得出多少油水?
要發展旅遊業,沒有停靠大型遊輪的現代港口設施、沒有大型國際機場,怎麼搞得起來?要我說,真要搞得好,還得從古晉士馬丹造跨海大橋和公路、鋪設淡水送水管線,滿足將來旅遊流動人口暴增後的需求。
這些大專案所需的啟動資金,靠漁業和進口貿易根本賺不出來,何況就算大公有這個資本,他也肯定不敢賭。”
“原來困難這麼多……”林鶯不禁沉吟,隨後就想到了一個問題,“你怎麼會知道這麼多?老實說,你是不是想過當蘭方的旅遊大亨?”
“一切皆有可能,上岸了,先去拍賣會吧。”顧鯤暫時不想回答這個問題。
他的實力,談這個還是太小了。
林鶯也就不再多問,一行人就近找了蘭方法院附近的一個碼頭,靠船上岸,也不打車,就徒步走去拍賣場。
蘭方全國只有唯一的一所法院,司法拍賣也都是直接在法院搞定的,這種簡陋,看得林鶯很是新奇。
顧鯤剛到地方,一進場就看到薩武洋已經好整以暇等在那兒了。
“顧老弟,這邊坐,別擔心,看上啥就舉牌,走個過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