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炎帝國採取的是選王制,當然這也不稀罕,波蘭王國也曾經有過。
很多時候,新大炎帝國是採取雙王制。
這彷彿也不稀罕,因為斯巴達城邦也曾經在很長時間內採取雙王制。
但新大炎帝國的情形又有所不同了,執政王由元老院推選出來,而且只能由炎新宗的後代擔任,其他家族是沒有資格成為王的。也就是說,大炎皇族血統才有資格。
之所以會採取雙王制,是因為新大炎帝國採取的是文武並立的政策。
所謂的文,並不是詩詞文章,而是炎新宗推崇的新學,或者說是科學。
在新大炎帝國,只要是大炎皇族成員,不管學習哪一個科目,醫學,算術,恪物,只要擁有驚人的成就,都可能會被推舉為王。
那學習這麼專業的新學,還能治理國家嗎?
當然是能的,理科治國有時候成果更顯著。
新大炎帝國不管行省總督,還是各境執政官,都必須由專業的書院畢業,而且擁有非常好的成績,才有資格成為主官。
務虛在新大炎帝國並不吃香,什麼科舉制度更是被批成了狗屎。
因為當年建立新大炎帝國的這些人,就是被大炎皇朝的保守勢力驅逐的。
而另外一個王,則一定是習武出身,必須在武道上軍事上有巨大成就和威望才能會被選為武執政王。
而且執政王不世襲,也不終身制。
一般來說,執政王的任期不會超過二十年,但是上一代執政王有資格提名新的執政王人選。
當然有時候,新大炎帝國也出現只有一個執政王的情形,那是因為這個執政王文武全才,不管哪一方面的威望都非常高。
而上一代執政王,就是這種情形,文武權力一肩挑。
執政王強了,元老院自然就弱了,所以上一代執政王時期,也是新大炎帝國王權最強盛的時候。
不過上一代執政王的後十年身體不好,就由王后幫他執掌大炎帝國權力。
因此這個杜莎王后,也成為了大炎帝國最有權勢的女人,而且她其實是上一代執政王的第二任妻子。
不過就算再有權力,她作為一個女子也是不能稱王的。
上一代執政王沒有等到任期結束就已經過世了,兩位新的執政王上位。
而恰恰這兩位新的執政王,從某種意義上是杜莎王后和上一代執政王共同提名的。
所以兩個新王都非常尊敬她,邀請她留在DìDū,但杜莎王后還是決定回到自己的家鄉。
兩位新王和元老院為了表示對杜莎王后的敬意,就用了幾年時間,在她的家鄉修建了杜莎行宮。
而一般由杜莎王后推舉的官員或者將領,兩位新王也都不會拒絕。
所以儘管她的丈夫已經過世了,但她依舊是權力最大的女人。
進入行宮的大門後,來到一個廣場,雲中鶴看到了黑壓壓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