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點頭。
這件事情大傢伙都清楚,民眾可能被忽悠,還覺得這一仗打贏了,但是他們作為朝廷官員,當然清楚地知道,這一戰完全輸了。
折損了幾十萬軍隊不說,關鍵是整個無主之地都丟了。
“我們和大贏帝國已經談判好幾輪了,一開始想要用贏佉交換一半的無主之地,以大西城為界,北邊歸大贏,南邊歸我大周,但是大贏拒絕了。只有又換了一個條件,用贏佉交換澹臺城,我們放回贏佉,大贏把澹臺成交給我們。”
旁邊的同考官道:“結果呢?”
翰林學士閔晉元道:“大贏帝國還是拒絕了,他們的要求是無條件釋放贏佉,作為回報他們願意承認無主之地的名譽獨立性,並且不公開宣稱佔領無主之地,也不把無主之地劃為大贏帝國行省。”
這話一出,在場考官紛紛大罵,罵大贏帝國太狡詐了。
你這是什麼代價都不願意付出啊,打算空手套白狼啊,無主之地明明已經被你實際佔領了,你宣稱不宣稱,又有什麼區別?
其實還是有區別的,大贏帝國不宣稱佔領無主之地,不劃為大贏帝國行省,這樣就給了南周帝國一個遮羞布,至少讓天下萬民覺得,這一戰南周帝國沒有輸,反而贏了。
因為無主之地還是獨立的存在啊,沒有被大贏帝國佔領,反而大贏帝國的主帥被我們俘獲了,這難道還不是贏嗎?
這樣一來,起碼皇帝在天下萬民的顏面算是保住了。
“結果呢?”同考官道。
“當然是談崩了啊。”閔晉元道:“等著吧,一旦談判徹底破裂,大贏帝國宣佈徹底佔領無主之地,並且劃為行省之後,我們南周帝國境內會出現山呼海嘯的,天下萬民和精英讀書人一定會再掀起狂潮,這場大戰的勝負,一定會徹底拿出來說清楚。到那個時候,就絕對不再是糊塗案了。”
下面的一位同考官道:“怕就怕,真的有腦子進水的人站出來喊什麼還政之類的話,那就是天翻地覆,不知道要殺多少人了。”
此時,於錚大人道:“此事不要聊了,再聊就惹禍了。”
頓時,那位同考官立刻給自己一耳光,真是說順口了,光顧著痛快,連還政這樣的話都說出來了。
這個詞是絕對的禁忌,說出來真是會死人的。
啥是還政?
當今太上皇雖然年紀大了,但還非常精神矍鑠,思維銳利,完全如同鎮國神祇一般。
幾年前,太上皇退位是因為他在位已經超過五十年了,而南周帝國的太宗皇帝被稱之為千古一帝,在位五十一年。
天衍皇帝也很了不起,南周帝國本來已經出現了頹勢,正在狂走下坡路,甚至是危機四伏。
正是天衍皇帝在位這五十年,勵精圖治,征戰開發南蠻,使得帝國疆土擴張了一百多萬平方公里,不但止住了頹勢,而且還一舉成為天下頂級強國。
要知道幾十年前,南周帝國可是被大涼王國打得又是割地,又是賠款,又是和親,受盡的恥辱。
所以這位天衍皇帝已經不僅僅是中興之主了,他不僅僅挽救了南周帝國,而且還將帝國擴張了三分之一的疆域,有點類似於光武帝劉秀的級別了。
所以當年如果天衍皇帝繼續做下去,完全是沒有問題的,天下萬民也臣服。但他不想在位年限超過太宗皇帝,於是提前退位,讓太子繼位,就是當今萬允皇帝。
所有人都認為天衍皇帝只是表面退位而已,肯定還會牢牢掌握皇權。
這種例子大家也知道,滿清的某個十全老人就是這樣做的。所以嘉慶帝在位的時候,和珅厲害得很,不太把嘉慶帝放在眼裡,一直到這位十全老人掛了之後,嘉慶帝才辦了和珅。
但是沒有想到,天衍皇帝退位之後,真的把所有權力都交出來了。
為了表示自己的態度,天衍皇帝甚至把自己的宮門都給封閉起來了,不允許任何臣子以任何名義去打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