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爽快,小人定當盡力!”
王老四面露驚喜之色。
約定好來取時間後,賈琮當場便付了一半的工錢,隨後回了榮國府。
……
次日,賈琮到衙門當值。
一大早,就有許多天文生來主簿廳領取筆墨、紙張,看他們表情都十分凝重,而且行色匆匆,領完就走,並不多言。
等閒下來,賈琮問正在看公文的許佟:“大人,這兩天可是出了什麼事,為何天文生都心事重重的樣子?”
許佟頭也不抬的回道:“你怕是還沒聽說吧,天文司估算出下月朔日會有日食,這些天文生在計算精確的日食時間和食分,好上報朝廷,以作準備。”
“難怪這般忙碌。”
賈琮前世從事考古天文學研究工作,自然明白日食對古代人類的影響力。
據他所知,日食在中國任何朝代,都被視為不詳的徵兆。
但凡發生日食,無論是民間還是朝廷,都會發動臣民,舉行救護儀式。
而救護儀式要在何時舉行,需要組織多大的規模,會根據欽天監算出的日食精確發生時間和食分來準備。
可以說,這就是天文司的最重要職責,若是出現偏差,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天文生們自然很重視。
“二月初一。”
賈琮琢磨了一下這個數字,用推算日食常用的“沙羅週期”,往前推算了54年零33天。
算出具體天數後,他從主簿廳的書架上取出一本《太宗實錄》,翻到了其中一頁。
“景熙十二年,正月廿九,夜,太陰犯箕宿;二月初一,朔,夜,熒惑犯太微垣右執法……”
看完《實錄》記錄的天象,賈琮臉色變得很凝重,怎麼當年的二月初一這天,卻沒有任何與日食有關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