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中有一道焰光吞吐扭曲,升騰而起,竟然緩緩變化成了一個人形。
高冠博帶,長鬚長袍,面容清癯。
正是洪闢的念頭神明,魏玄成。
看著洪易遠去的背影,手撫長鬚,過不一會兒,又化作無形無質,隨其後而去。
洪易匆匆回到侯府小院中,便沐浴更衣,來到書案前。
本待寫上幾幅字,靜下心來。
忽然見到書案上,擺著幾樣從未見過的物事。
“雪箋紙,白狐筆,紫石硯,麝香墨……”
洪易也是讀書人,且自小遍覽群書,知見廣博,伸手撫了撫,輕聞數下,便將這些物事都辨認了出來。
臉上不由露出驚色。
這些東西,每一個都價值不菲。
其中的雪箋紙與白狐筆,聽說便是出自儒門,更是難得,市面上堪稱一紙、一筆難求。
是誰送來的?
剛生出這個念頭,洪易便看到旁邊有一張留字。
是小安留下的,上面說明了這些東西的來歷。
“景雨行,小理國公?”
“他為何送我如此貴重的東西?”
雖然留字上說明,那位小理國公是看了他看寫的字句,讚譽有加,才送出了這些禮物。
洪易卻不認為自己寫的東西能值這般貴重之禮。
“罷了,無功不受祿,明日送到洪雪嬌處,讓她退回去便是。”
雖然心下做了決定,但洪易看著桌上的筆墨紙硯,心中卻仍舊蠢蠢欲動,十分不捨。
不是他貪心,而是在傳聞之中,儒門的器物,製法玄奇。
都是沾染了文道宗師大儒的浩然正氣的,讀書人得到,用來伴身,得到浩然正氣浸染加持,頭腦都會清明許多,悟性大開。
雪箋紙與白狐筆便是其中的名物。
相傳皇宮裡的文房之物,都是出自儒門,當今陛下所用的,更是出自亞聖公親手所制。
亞聖公有言:浩然之氣,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配義與道,塞於天地之間。
洪易讀書多年,自然知曉。
卻並不能真正知道,何謂浩然之氣,其氣又有何神妙。
凡儒門學子,天下讀書之人,就沒有不想養出浩然之氣。
因為那不僅是真正讀書人的風骨、精神之所繫,胸中有浩然氣,才能為世人認同為文人,受世人所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