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成了景龍觀中,赫赫有名,威震天下的七千四百道兵。
只是道淨老道卻並未得其中精髓,小青、薛驚鴻兩人也有不凡修為。
否則,道曲一響,兩人便要沉淪大道玄音之中,被其度了去。
道淨一動,其餘三人相視一眼,便齊齊踏出,各施妙法。
事已至此,多言無益。
唯有手底見真章。
……
金山寺前,四人各逞妙法神威。
也扯動了天下風雲。
人世間,便有數人似所感,被這暗起的風雲所動。
在千里之外的北茅山上。
此世之人所言茅山,實是一分為二,南北之別。
南茅山,乃茅山道宗之始,最早為九霄萬福真君之道場。
至抱撲仙人葛仙翁,茅山之名廣傳於世。
而後日漸勢威。
直至數百年前,當代南茅掌教得承衣缽,此人也是葛仙翁之後,一鳴驚人,被世人尊為在世三仙之一,才重振門庭。
如今,世人少有知其名者,仍以葛仙翁稱之。
而北茅山,是素有茅山北宗之稱的景龍觀。
此觀是同為在世三仙之一,也有天師之稱的葉法善所立。
此人本也是師出南茅,只是在南茅勢微之時,不知為何,另開枝葉,開創了北宗一脈,景龍觀。
其人大有青出於藍之勢。
三仙之名並稱於世。
茅山有南北二宗。
世間也有龍虎、景龍二天師。
龍虎山老天師當為第一,同有天師之稱的太素真人,葉法善為三人中最年幼,卻隱隱間,壓了葛仙翁一頭。
此時,北茅山上,景龍觀中。
一個十歲孩童模樣,卻有一頭白髮,一身清雅出塵之意的小道,從觀中緩步走出,抬頭望天。
明明是孩童模樣,眼中卻滿含滄桑,似有無盡歲月。
恐怕世間難有人相信,威震天下的三仙之一,景龍天師,太素真人,葉法善,竟是這麼一個小小孩童模樣。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