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做過相關的研究實驗。
分別觀察腦損傷狀態下的實驗物件,與腦健全狀態下的實驗物件,對於物質世界的資訊產生錯誤的感知,也就是產生“幻覺”。
在那個實驗中,前者,是以癲癇症患者為物件。
腦的失調是導致癲癇發作或痙攣的根由,也就是大量神經細胞的神經腦電活動有時失去了控制。
通常是某一個特殊腦區的活動,由一小片受損的腦區,擴散到其他腦區。
在實驗中,癲癇症屬於腦損傷狀態。
患者不需要施加外部影響,在癲癇發作出現之前,有許多患者就開始有被稱之為“預感”的奇怪體驗。
他們能快速而準確地知道自己的預感是怎樣的,並且當它開始時,他們就知道癲癇發作即將出現。
這種體驗的準確性因人而異。
有人是聞到某種氣味,有人可能是聽到某種噪音。
這種感覺體驗,與癲癇在腦中發作的位置有關。
最後的結果,是發現患者中有一部分是發作於視覺皮層,會體驗到相關複雜的視幻覺。
少部分是發作於聽覺皮層,會聽見各種聲音,如歌聲、樂曲聲、人聲,很可能是過去聽到過的聲音。
也有一部分,是一種舊事重現的複雜體驗。
實驗中有一個觀察物件,是一個小女孩。
她是在11歲的時候第一次癲癇症發作的。
每次發作,她都會“變成”一個7歲小女孩,正走在一片草地上,突然,感覺似乎有人從後面襲擊她頭部,然後想要掐死她,讓她很恐懼。
而這一幕,是她7歲時的真實遭遇。
卻成了她病症發作時“親身經歷”的幻象。
這部分實驗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腦損傷,可以讓人產生幻象。
後者,在腦健全狀態下的實驗,就主要是透過一些藥物,讓人產生某種幻覺。
這種例子,其實並不少見,也沒必要多說。
陳亦還知道有一些見不得人的實驗,是用強烈的電刺激、某些會對人造成不可逆傷害的藥物,使人產生某種強烈、真實的幻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