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氣瀰漫,天間的第一縷陽光只是努力了一下,便沒有繼續嘗試把光芒照耀到天塹崖。
華素問正盤膝而坐,此處已經是天塹崖邊,他們已經爬了上來。
孟婆百無聊賴的坐在一邊等著,唐謙則是在山崖間找到了幾顆小樹,折了一些樹枝過來燒火。
他們在這裡已經一天了。
華素問其實此時還只是魂魄,按照她的說法,她大概算是“凝實一點的魂魄”,可是終究是個死人,想要真正的活過來,就必須尋找她遺留在天地間的“生氣”。
枯坐一天,一共來了三次所謂“生氣”。
第一次宛如紫氣東來,清晨突然漫天祥雲,那所謂“生氣”經過的之處,乾枯的山上竟然生長出青草,枯木也抽芽逢春。
此時時間是年關,數九隆冬,天塹崖在中州以北,正是寒冷的時候。
可那團生氣經過孟婆和唐謙的時候,兩人甚至都感覺全身上下每一個毛孔都清爽舒適,倍感溫暖,無需使用法力,也不會感覺這附近的寒冷,因為這是純粹的生機。
等生氣盡數進入華素問的身體,她的身形凝實了幾分,變得更像是真人。
第二次是在正午,中天大日,照的華素問的面孔耀耀生輝。
第三次便是現在,崖邊起了大霧,或許只有華素問這種境界的修士能夠舉手投足之間改變如此大範圍的天氣。
孟婆不禁感嘆道:“地府專攻死生的修士何其多,卻沒有一個能夠將生死參透,長生仙人雖然也不算悟透,卻比整個地府所有修士走的都遠。”
可是第三次生氣卻只是一團很小的微光,衝過霧氣之後變得更加小了,最多等同一隻大一點的螢火蟲,微光沒入華素問的身體後,她也沒有什麼特別大的變化。
“你可別誇我了。”華素問淺淺的笑道:“整個四方界都在拒絕我的存在,所以能夠找回來的生氣其實不多。”
死人就應該死掉,這是天地間最簡單的道理,華素問是死人,所以天地都在限制她的法術,她的神通。
“所以所你對於身體的構建還不夠完整嗎?”唐謙手中拿著本書,正在百無聊賴的看著。
孟婆感覺那本書有些眼熟。
“小子你是不是把地府書閣裡的書弄出來了?”
唐謙聳了聳肩:“之前借的,這不是走的太匆忙,也就沒來得及還,這本是五百年來的地府流水。”那本書灰黑色封皮,上面的文字卻是流動的,而且是速度很快,因為五百年中,生死太多。
“在看什麼?”華素問湊了過來,脫離了地府回到四方界她的法力法術反而不增反降,就算是聚攏生氣想要重塑肉身也是一樣。
“月葉州那邊情況不太妙。”唐謙拍了拍那本書,書上文字稍緩,其
中一些名字逐漸消散,而又有很多名字補充上來,唐謙的手指劃過那些名字,文字之中蘊含的資訊就直接進入他的腦中,大概就是這人何時何地,因何而死,以及一些大致生平。
華素問一點都不避諱,靠在唐謙身旁,然後也伸出手指,她只是讀了三五個名字,就知道了事情大概:“這些人都是死於瘟疫,可是都是些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