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章境華 (3 / 5)

除去教皇外,權力最高的是副教皇和大祭司。

第一個越過山脈的人是當時的一位副教皇,至於原因,沒有任何人說得清,只是出於好奇心也說不定。總之,副教皇孤身一人越過山脈,來到山的東邊。他看到的是一片同樣適合生存的土地,相較於西邊有過之而無不及。

那時,西部雖然一片欣欣向榮,但尚未開發完全,不少人都如他一樣,對東邊的世界充滿著幻想。

副教皇回到聖城,告訴所有人自己的發現:“神當時指著太陽讓我們追隨著陽光,但只是因為那時恰好臨近傍晚,太陽東昇西落,凡是太陽經過的地方我們都可以去。東邊同樣是神賜給我們生存的地界。”

他的想法得到大部分人的認可,除了教皇。

儘管教皇極力反對,但畢竟支援的群眾以及勢力太多,最終也只得默許。不久,副教皇便帶著大批的追隨者前往東部探險。在山脈東邊不遠的地方有一處險要之地,它的南方是茫茫大海,北方是一片巨大的淡水湖泊,向東連線著東部廣闊的平原丘陵,向西只要越過山脈便能到達聖城。副教皇在此處開闢建立了一座城市——英珀斯,再之後,人們以此為根據地向東不斷開疆拓土。

“聽上去,這是座風水寶地啊。”是的,連小米都能想象出這片地區的重要性。

“是的。這是我們的根基,更是咽喉要道。”

不過,因為這件事,教皇與副教皇徹底決裂,他不再承認副教皇的身份,並且從此之後,教廷再也沒有副教皇這一職位。

那時與現在有所不同。只是名義上分裂成東西兩個地界,但百姓包括教皇本人在內都承認大陸只有一個國家,僅是存在東西兩個不同的地區罷了。

教皇雖然撤去副教皇,卻仍然派遣大祭司親自前往東部坐鎮,每年祭祀日由大祭司帶領東部的人民前往聖城祭拜,且大祭司自此之後,均交由東部人民選舉產生,但名義上仍然歸屬教廷。

不管怎麼樣,時間所能帶來的力量總歸是不可估量的。東西兩地的差異隨著世代的更替,愈發明顯。西部地區被稱為迦撒特,仍然歸教皇統治,且教皇都是一屆一屆由教廷選拔而出。東部地區則是另一番景象。

說到這,二皇子望向遠方的偏偏梯田。那裡,似乎還有這不少農民正在耕作。

“眼前的這片土地,終於有了自己的名字。”

教皇自始至終不願意也沒有能力直接管理東部的地區,原本的副教皇雖然被撤了職,但由於他德高望重能力不凡,又恰好可以代表眾多集團的利益,因此他反而被賦予了另一種世俗的權力,成為實際意義上的領袖。

巧的是,他的近幾代後人全都繼承了他的優良傳統並且壯大勢力,所以,自他死後,他的位置順理成章地都傳給他的後代。隨著權力不斷地鞏固,也可能是因為人們生活日益富足,對於這種家族統治逐漸習以為常,再之後所有的統治者便都是他的後代了。

由於東部地區沒有名稱,那位副教皇為了方便,便用自己名字的一部分為之取名,也就是——卡洛。而他在史書上被記錄為大陸上第一位皇帝。

與西部不同,東部廣大地區的開發仰仗的更多是皇帝原本帶來的下屬以及慕名而來的門閥世家。因此,皇帝給予了不少地區高度的自治權。

自此,兩地終於開啟了新的紀元,隨著時間推移,迦撒特和卡洛的裂痕越來越大。雙方很自覺地各管各的,在政治上不再搭理對方。就連最初被教皇安插進卡洛內部的大祭司也漸漸被同化,只是名義還歸屬於教廷,實際上已經成了徹徹底底卡洛的一份子。

雖說統治階級之間已經完全各自為政,但平民之間並沒有任何隔閡分歧,兩地通商通婚的比比皆是。

單從血脈種族來看,東西並無任何區別。最最關鍵的是,每年兩地的人都會前往聖城朝聖,尤其是祭祀日,迦撒特還得請東邊的大祭司來親自主持儀式。這才是最重要的,只要這一點還沒變,名義上便永遠只有一個國家。

“唉,就在幾十年前...因為一些小事,不,那只是個***。兩國徹底分裂。”一道閃電劈開天際,照亮二皇子驟然蒼白的臉。說到這,二皇子也不免搖頭嘆息,“分裂之後,卡洛再想前往聖城朝聖便難上加難,教皇設定了關隘,甚至連大祭司都不讓踏入聖城半步。更別提平民百姓。唯有一類例外。”

這件事產生了一系列的連鎖效應,帝國內部也漸漸有了分裂的跡象,各個行省、大小諸侯國更多的只是名義上的君臣關係。它們內部各有各的問題,早就懶得管皇室與聖城的紛爭了。最後,皇室對各地的約束力也一降再降。

“真正歸屬皇室的地區已經不多。父皇年輕時的一系列舉動更讓兩國徹底決裂,我們所有人都禁止踏入聖城。”二皇子又轉頭看向阿柯,“不過,皇叔的身份自然是去得。你父親當年就在那呆了很久。”

“真的?”阿柯想到大哥曾經對自己說的話,也想起來父親臨終前的情形,“我一定要去那。就算大哥不去我也要去。”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