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認為,自己的部隊是騎兵,而敵人的火器雖然厲害,但怎麼說都是步兵,如果敵人有異動,自己想跑還是沒問題的,畢竟兩條腿怎麼都跑不過四條腿吧。
他已經讓所有人做好隨時上馬戰鬥或逃跑的準備了,又加派了斥候,只要斥候一將訊息傳過來,這邊的人就馬上集合,等敵人跑完這五里地來到這裡,虎豹騎這邊完全有充足的時間從容應對。
董昭的如意算盤打得啪啪作響,可是,他沒有算到,蜀軍不但有步兵,同時也有騎兵,雖然這些騎兵原本是鮮卑人,但是現在都統一聽命於張苞這個師長。
張苞雖然官銜還是師長,但是,他是整支北線部隊的總指揮,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可以算是軍長甚至軍團長了。
張苞年紀雖然輕,但是作戰經驗已經很豐富,他和關興都是最早跟隨在劉厚身邊,一路南征北討過來的,ho
g軍所有大仗小仗他幾乎都經歷過,算是ho
g軍中的“老人”了。
加上劉厚還給他配置了一個師參謀部,有數名參謀輔助他制定作戰計劃,有他們幫他拾遺補缺,也不用擔心他有考慮不周的地方,所以,劉厚才放心將一路軍團交給他。
如果董昭在第一師的營地,看到裡面的情況,一定會後悔死了,因為現在第一師的駐紮地除了步兵之外,還有大量的騎兵,其騎兵的數量比步兵還多得多。
原本圍困魏國南線援軍的鮮卑騎兵赫然出現在這裡。原來,張苞玩的是一招瞞天過海的把戲。那四萬多鮮卑騎兵首先在魏國南線援軍面前亮了個相,將這些援軍嚇得跑到一個小山上不敢下來。
然後鮮卑騎兵假裝在山下封鎖下山的道路,假裝和他們對峙。實際上,到了晚上,四萬鮮卑騎兵就悄悄撤走,來到第一師這裡,參與對虎豹騎的阻擊。
而那座小山下剩下的只有幾千人馬,他們在原先紮好的,可以容納四萬多人馬的大營盤中虛張旗鼓,矇騙山上的敵人。魏軍並沒有望遠鏡,他們在山上看不清楚山下魏軍營盤的真實情況。
他們只是遠遠地感覺到蜀營中整天人聲鼎沸、鑼鼓喧天,旌旗密佈,沙塵滾滾,一派熱鬧的景象。於是,推測蜀軍正在積極練兵,估計在不久的將來就會攻上山,和己方決一死戰。
他們不知道的是,山下那座大營其實是個空殼子,裡面只有幾千人馬在折騰。旌旗密佈是沒錯,因為四萬騎兵晚上偷偷轉移走時,並沒有將那些旗幟拔走,所以,從遠處看去,營盤中的旗幟仍然是四萬多人的規模。
至於沙塵滾滾就很好解釋了,幾千人輪流騎著馬,拖著樹枝在營盤中跑來跑去呢,能不沙塵滾滾嗎?
這種方法一點也不新奇,當年張飛都會用,蜀軍誰不會?只要出動幾百人,就能營造出千軍萬馬才能弄出來的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