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軍就危險了。
另外還有一個不是很重要的理由,那就是攻陷“工業部”可以重新獲得工業基礎,可以源源不斷地生產火器,那樣對付起成都來就有了可持續發展的武力了。
劉厚經過再三斟酌,同意了郭攸之的意見,暫時放棄攻打“工業部”。如果強攻“工業部”可能要死傷幾千人,自己本來人手就少,實在是耗費不起這個兵力。
還不如將這幾千人用來圍住工業部,防止他們出來搗亂,這樣既可以儲存實力,又不怕裡面的守軍出來和成都的守軍夾攻ho
g軍,也不用擔心他們截斷ho
g軍的退路。
“工業部”裡大約只有兩千的守軍,他們守在堅固的堡壘、工事裡固然是無敵的,但是如果攻守逆轉,他們膽敢出來進攻的話,那麼守方就變成了ho
g軍,那他們兩千人就不夠看了。
於是,劉厚決定,用一個團的兵力守住碼頭,圍住“工業部”,截斷“工業部”的出路,不讓他們出來搗蛋。
任務被分配給張苞的第一團,張苞雖然老大不願意接受這個看起來很可能沒仗打的任務,不過劉厚一旦正式下令是不容違抗的,他也知道規矩,只好乖乖地執行任務。
接下來就商討成都怎麼打的問題,剩下只有黃敘的第三團,這麼點兵力強攻成都顯然是不可能的,或許要等後續部隊來到才能發動正式的進攻,但是這不妨礙大家開始制定攻城計劃。
眾人又商議了很久還是沒有結果,連午飯、晚飯都在會議室中吃,吃完飯繼續開會,劉厚發起狠來,可以將會議再開一晚上,一直開到天亮也不是沒試過。
但是誰也沒有攻破這座堅城的好主意,即使ho
g軍全員到達,要攻擊這樣的堅城估計也很難,硬攻的話,或許可以攻得下來,但是傷亡必然非常大,大到誰也無法承受的地步。
所以,正面強攻是不可能的,只能用計。而像白帝城那樣,將守軍調出來打的戰例顯然是不可複製的。當時劉厚本來就沒想過能將劉封調出來,他出來純粹是個意外。
成都的情況顯然和白帝城很不相同,守軍有拱衛都城的責任,保障都城的安全,保障皇帝的安全是他們的終極目標,其他任何事情都不可能讓他們離開都城。
直到晚飯時,張苞湊過來,對劉厚說了一句:“阿斗……呃,是陛下,你不是說過,最堅固的堡壘往往都是從內部被攻破的嗎?不如我們想辦法從內部著手攻破它。”
劉厚白了他一眼,原來他還記得這句話,在白帝城時已經提過一次了,當時不是都否決了這個方案了嗎?怎麼現在還提?劉厚道:
“二哥,在白帝城你不是說過了嗎?可是我們沒有人在城裡,怎麼從內部攻破。朕已經瞭解過了,中情局在成都裡也沒什麼人手,否則也不會成都發生了那麼大的事情,我們都沒有收到什麼訊息了。唉,這一點是我的疏忽了。”
因為劉厚知道,歷史上劉禪的繼位是很順利的,有諸葛亮的扶助,沒有任何反對意見出現,因此,劉厚認為自己到時候繼承皇位也是理所當然的,不會出現任何意外的,所以在安排“中情局”人手時,根本沒有關注成都的情況。
“中情局”新成立,人手、資源都很緊張,劉厚認為當前主要矛盾是敵我矛盾,是蜀國和敵國之間的戰爭形勢問題,所以,幾乎將“中情局”所有力量都投入到刺探敵國情報上面去。偏偏他認為最不可能出現問題的地方就出現了問題,而且是大問題。
也許是劉厚改變了歷史,關公沒有死,張飛也沒有死,劉備卻還是如期地死了,而且,劉備死的時候,諸葛亮不在他身邊,這就讓事情發生了很大的變數,最後這個變數大到可以改變一國的格局。
劉厚現在後悔已經來不及了,事情已經惡化到最嚴重的情況,只能以後注意加強“中情局”的建設,將它弄成一個遍佈天下的特務機構了。
“這個,阿斗……陛下,城裡是沒有我們的人,不過我們可以弄些人進去啊。現在城門不是還沒完全關閉嗎?他們不是還不知道我們回來了嗎?這說明我們還有機會,只要動作快點,將一些人偷運進去,還是能做不少事的。”張苞道。
劉厚聞言,“倏!”地一聲站了起來,張苞一言驚醒夢中人,是啊,沒有人不會讓人偷偷潛進去嗎?自己怎麼就沒有想到這個主意呢?看來張苞的腦子不笨嘛,也是,張飛其實就是個粗中有細的人,千萬不要被他那傻黑大粗的外貌騙到了,否則吃虧的必然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