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重生之我是阿斗> 第六十六章 從內部攻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六章 從內部攻破 (1 / 2)

第六十六章從內部攻破

劉厚揮退了三名管事,接著挑選一些曾經在“工業部”生活過的老兵,讓他們做斥候到“工業部”和成都附近進行偵察。

軍中很多老兵都是從“工業部”一路跟隨劉厚東征西討過來的,他們在“工業部”生活、受訓多年,對“工業部”及附近的地形很熟悉,讓他們換成尋常百姓的衣服,進行偵察、滲透很容易。

這時候,兩艘“超級戰艦”中計程車兵都已經下了船,劉厚讓他們在碼頭附近找地方安營紮寨。由於沒有了貨物吞吐,碼頭附近很多倉庫都空置下來,這些倉庫正好用來做軍營,士兵住在裡面總好過扎帳篷住在野外。

省了撐帳篷的過程,士兵建立營寨的速度大大加快,他們主要任務是在附近構築防禦工事,有了大量房子為基礎,這個過程也節省了很多時間。

很快,斥候偵察到的情報陸陸續續返回來,劉厚召開軍事會議對這些情報進行分析,並試圖制定下一步的行動方案。

根據斥候的回報,“工業部”內城(即六芒星城)裡駐紮計程車兵約有兩千名,這是斥候詢問了外城中多位百姓得出來的結論,他們在幾個月前,這些士兵進駐“工業部”時,親眼看到他們的到來。

當然這個數量也是個估計數,每有那個百姓那麼有閒心,會數數經過計程車兵有多少人。總之,在六芒星城裡計程車兵數量不算多。另外還有一個情況就是,內城也是從士兵進駐的那一天就開始封閉了,閒雜人等一概不得隨便出入,醫院、學院、圖書館等公共設施全部不再對外開放。

進出的人都是要有通行令牌才能透過城門的,而且盤查得很嚴格,想混進去很難。也因此,斥候只能在外城中偵察,對於內城的真實情況還一無所知。

外城其實是“工業部”外那些商賈、居民自己建的民居、商鋪、工坊和倉庫等,缺乏規劃,比較亂,周邊也沒有城牆,嚴格來說不能算是城池,或者叫城鄉結合部更準確。

在這些地方,蜀軍的防守很薄弱,只有很少量的巡捕在巡邏、維持治安,斥候們可以很輕易避開他們進行偵查。

“工業部”的城牆並不高,也不厚,但是很結實,因為它是用鋼筋水泥建成的,用黑火#藥休想能炸得開。而且牆壁上密佈著射擊孔,在城裡的人可以輕易透過這些射擊孔射殺城外攻城的敵人。

城牆上每隔一段距離還建有碉堡,裡面架設著火炮,如果這些火炮發射散彈,那些密集衝鋒計程車兵將統統變成馬蜂窩。就算突破了城牆也不算完,城裡有七座堅不可摧的碉樓,這些碉樓不但堅固,而且可以守望相助,要攻陷這些碉樓幾乎是不可完成的任務。

當初設計這些碉樓時已經考慮到了承受各種武器的攻擊的可能,可以說除了用毒氣彈之外,劉厚也想不出有什麼辦法可以攻陷這樣的碉樓。

一想到要進攻自己一手打造出來的超級防禦基地,劉厚都覺得心裡發毛,其他到會的將領也議論紛紛,看來他們也對攻擊這麼棘手的目標沒有什麼好辦法。

接著說到成都的情況,成都也幾乎在同時,即在幾個月前,大約是許靖、吳懿等人發動政變,扶劉理登基那個時候開始,就實行戒嚴。城裡晚上都要實行宵禁,城門處有士兵嚴格盤查進出的人,而且進出城門都需要持有“過所”。

過所就是古代透過水陸關隘時必須出示的交通證明書,過所制度據說開始於西漢武帝太始時,等於是身份證和通行證的功能。不過,古代既沒有照片,也沒有晶片防偽,這種過所要偽造雖然說也不容易,但是也不至於非常困難。

成都的城牆原本就又高又厚,後來劉厚的“工業部”水泥廠投產後,大部分水泥都被劉備要到成都去,用於澆築、加固成都的城牆和建築城牆上的箭樓、碉堡等。以至於,此時的成都城牆比白帝城更堅固,更難攻陷。

成都和“工業部”成為兩塊難啃的硬骨頭橫亙在眾人面前,眾人商量來商量去也沒商量出個好主意來。

這場會議要解決的問題主要有兩個:一是“工業部”和成都城先打哪一個?二是怎麼打?

可以說這兩個問題都不是很好回答。因為先打一個必然會驚動另外一個,既會打草驚蛇,還存在另一個出兵夾攻的可能。

不過這兩個問題相對來說第一個問題比較好回答,最後解決這個問題的還是參軍郭攸之,沒辦法,他在軍中就是擔任軍師的角色的,動腦子的事情他比其他將領都強。

郭攸之的意見是,全力先對付成都城,“工業部”可以不打,最起碼可以先不打。只要將成都搞定了,小朝廷滅掉,“工業部”就是無根之萍,他們除了投降沒有別的選擇。

支援先打“工業部”的人認為,“工業部”雖然難啃,但是怎麼都比成都城好啃,應該遵循先易後難的原則。

而且,“工業部”就在碼頭邊上,是ho

g軍退路所在,假如一不小心打了敗仗需要撤退時,ho

g軍還是要經由碼頭上船跑路的,如果在那種要命的時候,“工業部”的守軍出來搗亂,那整支ho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