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說到底,這還是人力,沒有機械動力這個熱氣球的機動性還是很有限。如果遇到強風,不是一般人力可以抵擋的。所以這一裝置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一點機動力而已。
熱氣球大多數時候還是要順風而行的,這套動力裝置多數是在需要的時候用來暫時停定在一個地方上空,利於觀察、投彈等操作而已。如果長期強行逆風而行,估計踏車的人很快就會累死了。沒有人能長時間和大自然相抗的。
對此,劉厚很無奈,這讓他越發懷念機械時代和電氣時代了。不過沒辦法,現在讓他弄個什麼蒸汽機、內燃機出來根本不現實。不要說他本身不是學機械出身的,就算他有這些知識,這個時代的材料也達不到製造這些機器的要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兩個小蘿莉和黃月英的談話終於結束了。張星彩拉著黃月英的手蹦蹦跳跳地發出歡笑聲,她表示要跟黃月英學習機關學,參與研製飛行道具。
劉厚和兩個小蘿莉上了熱氣球,兩名千挑萬選選出來的“飛行員”一同上了吊籃,本次飛行由他們負責操控和觀察。
這些飛行員是趙雲從軍中專門挑選出來的,身體素質都是非常棒的傢伙。當然,他們在擁有最佳的腳部蹬踏力量的同時,身材都不算太高大,目的是減輕熱氣球的負重量。
從開始挑選出來的一百名候選者中,經過訓練和層層篩選,最後只保留了11名正式的飛行小隊成員。最主要的篩選環節在於實際上天試飛上。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這種刺激的,這種前所未有的視覺和心理衝擊令到很多人都難以承受。另外一個原因是有些人會產生暈動病。
暈動病很好理解,就是暈車、暈船之類的病,熱氣球的運動情況比馬車和船複雜得多也激烈得多,在氣流的作用下,經常會產生突然性的顛簸、搖擺或旋轉等各種形式的加速運動。這些運動會刺激人體的前庭神經而使人體不適。
一開始士兵們並不知道什麼原因,飛上天后會產生上腹不適、繼有噁心、面色蒼白、出冷汗,旋即有眩暈、精神抑鬱、唾液分泌增多和嘔吐等反應,甚至有迷信的人認為人飛上天是冒犯了上天,這些不適正是被天神懲罰的結果。
畢竟這是時代迷信思想還是大有市場的,加上這些士兵基本上都是出身貧寒,不要說馬車,牛車也沒怎麼坐過,平時沒有怎麼接觸過快速的加速度情況,自然對暈動病沒什麼認識。這就是由於無知帶來的恐懼。
這種情況當然會被第一時間反饋到宗教界資深人士左慈哪裡啦,而左慈對於涉及上天的問題,當然也會第一時間諮詢來自星星的師傅了。
劉厚針對這個事情專門給左慈和葛玄上了一堂生理衛生課程。對他們說,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並批判了鬼神之說或者上天懲罰之類的無稽之談。並指出了多次的訓練和充足的睡眠可以減輕這些症狀。
左慈對於劉厚說的是因為耳朵的感受器導致這種病感到很困惑,因為在他們的認知中,耳朵是用來聽聲音的,不是用來感受運動狀況的。不過對於這個天仙師傅他們從來都不敢質疑,只會忠實地將劉厚的話記錄下來。至於對不對,只能留待後人科技水平發達後再去證明了。
劉厚令他們去讓趙雲重新選拔人才,將第一個選拔指標改為先針對暈動病的選擇,先選出迷走神經沒那麼敏感計程車兵,其次才是腳部蹬踏力量問題。
所以,這次保留下來的11個人,可以說是真正的千里挑一的人物,他們每個人都經過多次飛行的考驗,保證他們都是在狂風中顛簸旋轉也不會產生暈動病的傢伙。
另外他們的腳部力量也很大,經過一段時間的針對性訓練,現在他們蹬踏的能力估計去參加後世環法腳踏車比賽都能拿到不錯的成績。
這次陪同劉厚他們上熱氣球的兩人是飛行小隊裡各項訓練成績最好的兩人,也是飛行小隊的隊正和隊副。
隊正叫張立,是四川人,身高只有7尺2寸(約合現代1.65米),體重220斤(約現代110斤)。這個身高體重放在後世和女孩子差不多,但是在營養不良的三國時代這基本上就是平均數了。像關羽、呂布那種動輒8、9尺的武將當世也沒幾個。
隊副叫李林,荊州公安人氏,身高只有7尺(約1.61米),體重更是隻有200斤(約後世100斤)。在劉厚眼中這已經屬於侏儒行列了,不過在這個時代,這樣的身高也不算矮得很離譜,勉強夠得上正常範圍。
吊籃雖大,但是劉厚三個小孩加上2個大人上去後,還是略顯擁擠的。主要原因是中間的火爐和將一邊攔斷的腳踏裝置佔了太多地方了。再加上兩籮筐的煤,使得可以站人的地方就很少了。幸好劉厚三人是小孩,如果是大人的話這個吊籃是很難容納得下那麼多人的。
中間的火爐很大、很高。很高是因為有一條鐵皮捲成的煙囪一直向上通到頭頂碩大的球囊裡。這樣可以將燃燒的熱空氣一點不漏地全部輸入到球囊,提高熱量使用的效率。同時,隔絕燃燒時發出的光線,在夜裡時使敵人更難發現熱氣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