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張姥姥進大觀園(六)熱氣球
張星彩和關銀屏一路上好奇地打量著周圍景色,這裡一切都令人感到新奇。
這裡的道路寬大、平坦、整潔,路上行人熙熙攘攘,熱鬧程度不比成都城裡差。路兩邊各種商鋪、工坊林立,商鋪裡商人和顧客討價還價吵聲震天,工坊裡打鐵的打鐵,刨木的刨木,一副熱火朝天的大生產場面。
劉厚帶著兩個小蘿莉左拐右拐地走到基地的深處。張星彩和關銀屏看著一路上守衛逐漸森嚴起來,不由得感到有點緊張起來。
一行人很快就來到一個大院,這個大院門口掛著“飛行研究院”的牌匾。門口還有兩個全副武裝的衛兵在站崗。進入大院裡更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守衛之森嚴幾乎可以媲美皇宮。
進入大院後,映入兩個小蘿莉眼簾的是一個碩大無朋的圓形物體懸在空中,下面還吊著一個足有8尺見方的大竹籃。
兩個小蘿莉眼裡都露出好奇的神色。“這是什麼?怎麼那麼大?”還是張星彩負責發問。
“這就是可以搭載你飛天的東西,我們叫它熱氣球。”劉厚道。
這個時候張星彩看到一個容貌普通,臉色有點蠟黃的少婦和兩個工匠模樣的男人一起圍著這個熱氣球轉來轉去,顯然正在忙碌著除錯這東西。
“咦!黃夫人!你怎麼在這裡?”張星彩一聲驚呼,抬腿就跑了過去,輕盈得像只小鹿。
張星彩和關銀屏都認識這個婦人,她正是諸葛亮的賢內助——黃月英。為什麼黃月英會在這裡呢?原來這個黃月英精通奇淫巧技機關之術,劉厚很懷疑孔明燈到底是孔明發明的,還是她發明後假託諸葛亮之名。
反正自從劉厚提出的熱氣球計劃給她得知後,就自告奮勇跑來主持這項研究工作了。劉厚也知道她的名頭和本事,於是毫不吝惜地封了她為飛行研究院院長。這個熱氣球其實正是在她主持下研發出來的。
有了研製孔明燈的經驗,其實黃月英對熱氣球的原理是很瞭解的。熱氣球說白了就是一個特大號的孔明燈,加上劉厚透過左慈不斷將一些科學知識和“創意”轉告給她,使得她研發熱氣球沒多少難度。
雖然在獲得皮革和處理接縫處漏氣問題上,遇到一點麻煩,不過在劉厚鼎力支援下,這些麻煩最後都成功被解決了。熱氣球已經研製成功,並透過多次試飛,積累了很多經驗。這不,黃月英帶著幾個工匠在對熱氣球進行改進呢。
張星彩和關銀屏拉著黃月英的手嘰嘰喳喳地聊個不停,所以說,三個女人一臺戲一點都沒錯,劉厚被晾到一邊很無聊,於是向旁邊同樣被晾著的工匠詢問熱氣球改進情況。
熱氣球最近有很大的改動,其中最主要的變化就是動力結構。原來的熱氣球是沒有動力的,只能隨風飄揚,使得熱氣球只能根據風向來使用,風往那邊吹就只能往那邊飛,而且還經常被突然改變的風向帶得偏離了預定的方向。這大大限制了熱氣球使用範圍。
最近的一次改動就是加裝了一副突出於吊籃的螺旋槳。螺旋槳以齒輪、鏈條結構連線到一副腳踏板上。如果後世人在這裡一看就知道,這不過是一部拆了輪子換成螺旋槳的腳踏車。
只要有人坐上三角形座椅,兩**替踩動腳踏板,透過鏈條傳動,就可以帶動螺旋槳高速轉動,從而攪動空氣推動熱氣球前進。另外,前面的把手可以左右轉動帶動螺旋槳偏左或偏右,從而控制熱氣球前進的方向。
這套動力系統結構當然也是由劉厚畫出簡單的結構圖,再由左慈轉交給馬均的。馬均對這個機械非常感興趣,得知這是飛天神物的動力部件更是興奮異常,馬上投入十二分熱情開始試造。經過多次失敗後,終於成功造出這套腳踏螺旋槳動力系統。
劉厚看著這套腳踏系統,想著的是什麼時候讓馬均將螺旋槳換上兩個輪子,使之變成腳踏車,到時候還不得完敗諸葛亮的木牛流馬啊。
熱氣球上的這套動力結構使用起來很簡單,甚至比學會踩腳踏車還簡單,起碼你不需要擔心會摔下來。只要是個正常人,看過別人示範,馬上就可以學會怎麼踩了。
唯一需要擔心的是腳力問題,一定要找個腳的蹬力夠大的人作為蹬車手。這個當然不用劉厚操心,自有趙雲負責從軍中選拔,並針對這個動作做專門的訓練,以增強蹬踏動作的爆發力和持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