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劉厚看到周瑜這幅樣子,一定會罵:“kao,真騷包。”
聽到腳步聲,周瑜頭也不回,道:“子敬討荊州如何?”
原來,周瑜派魯肅去找劉備討回荊州,誰知道在劉備哪裡吃了一臉的灰,還被諸葛亮忽悠了一下,打了張白條給他拿了回來交差。
魯肅見問掏出諸葛亮打的白條道:“有文書在此。”呈與周瑜。
瑜頓足道:“子敬中諸葛之謀也,名為借地,實是混賴。他說取了西川便還,你怎知他幾時取西川?假如十年不得西川,十年不還?這等文書,如何中用?你還幫他做保。他若不還時,必然連累你,主公怪罪下來怎麼辦?”
魯肅聞言,呆了半晌,說:“玄德應該不會負我的。”
周瑜道:“子敬乃誠實人也。劉備梟雄之輩,諸葛亮奸猾之徒,哪裡像先生那麼好心地。”
魯肅道:“若此,如之奈何?”他這樣說,自然是怕孫權怪罪下來。
周瑜道:“子敬是我的恩人,想昔日指囷相贈之情,如何不救你?你且寬心住數日,待江北細作回報,再想辦法吧。”
魯肅正躊躇不安中,忽聽細作來報:“荊州全城大夫都被徵集起來,還派出快馬,向其他城池徵集名醫。”
周瑜聞言大喜:“肯定是荊州爆發瘟疫了,天助我也,正好趁此良機,一鼓而下荊州,子敬,快快隨我去調兵遣將,即刻兵發荊州。”
“好,好像聽說是甘夫人病了……”細作額頭冒汗,吶吶地說。
原來,劉備在諸葛亮的建議下,將所有染有瘟疫的人和與之接觸的人都集中起來,並由軍隊看管起來,不給他們與外界接觸,並且嚴密封鎖瘟疫爆發的訊息。細作一時探聽不到真實情況,但甘夫人身染重病且是眾所周知。
諸葛亮這一建議出發點是由軍事角度考慮的,就是防止給敵方知道荊州爆發瘟疫,趁機來攻。且沒想到正好符合了傳染病隔離措施的要求,有效地防止了疫病的蔓延。
“胡說八道,一個甘夫人生病犯得著徵集全城大夫嗎?”周瑜喝道。
“聽說甘夫人肌膚勝雪,姿容靚麗,劉備對其極為寵愛。如果她病重將行,保不準劉備真會做出什麼瘋狂的舉動。”魯肅道。
“對,對,聽說甘夫人三天三夜滴水未進,已經是彌留之際了。”細作連忙補充道。
“嗯……”周瑜搖著手中的鵝毛扇,沉思良久,突然抬頭對魯肅說:“我有一計,可以使劉備束手就擒,取荊州易如反掌。”
魯肅道:“計將安出?”
周瑜道:“甘夫人眼看活不成了,劉備喪妻,必將續娶。主公有一妹,極其剛勇,侍婢數百,居常帶刀,房中軍器擺列遍滿,雖男子不及。我今上書主公,教人去荊州為媒,說劉備來入贅。將他騙到南徐,到時候他妻子娶不到,反被幽禁在獄中。我再使人去討荊州換劉備。等他交割了荊州城池,我再找主公說說情,到時候主公必然不會再追究子敬的責任了。”
魯肅大喜拜謝,不禁又有些疑慮,於是道:“劉備剛喪妻,就給他安排新婦,好像不大好吧,若他顧念舊情,不肯答應怎麼辦?”
“這個你就不用擔心了,劉備曾經說過‘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可見他是一個無情之人。對他這種人,換個妻子就象換件衣服一樣平常,他只會認為兩國聯姻對鞏固雙方的聯盟關係有好處,必然不會因顧念舊情而放棄這樣的機會。”周瑜答道。
於是,周瑜寫了書信,選一艘快船送魯肅到南徐見孫權。
南徐,一碧眼紫髯的青年人高據堂上,只見他國字臉、口大唇厚,目有精光,雖然年紀輕輕,卻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顯然是久居上位之人。此人正是東吳的最高統治者孫權,眾文武分兩行而立,魯肅站在正中彙報事情。
孫權將劉備的文書扔在地上,說:“你怎麼如此糊塗,這樣的文書有什麼用處。”
魯肅慌忙將周瑜的書信拿出來呈上:“周都督有書呈在此,說用此計,可得荊州。”
孫權看畢,暗贊周瑜此計了得,尋思著誰可以去辦這件事。猛然想起:“非呂範不可。”於是召呂範到來,對他好好囑咐一番,讓他到劉備處做媒提親。
魯肅逃過一劫,暗暗鬆了口氣之餘不禁感激起周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