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那侍衛怕我覺得日後他們會奪回孩子,搶佔富貴,不肯收留孩子,親口所說。”
“你……你……”惠親王氣的渾身發抖,“你糊塗啊,不是皇家血脈,你留來何用?”
任他如何想也想不到鶴炎竟不是皇上的骨肉,這柔貴妃是傻的嗎?孩子不是親生的就算了,居然還弄一個跟皇家無關的孩子養,不僅害了她,還連累了自己。
還以為女兒嫁給太子,以後穩穩當當的皇后,這倒好,皇后是沒戲了,可能還有性命之憂,真是一步錯步步錯。
現在責怪誰已經無濟於事了,還是要儘快撇清關係,保住惠親王府不受牽連才是上策。
惠親王一甩袖子,氣呼呼的走了,完全不顧柔貴妃在身後求他救太子的呼喊。
連他都不肯幫,柔貴妃不知道還有誰會幫太子說話。
到了此時,她知道,事情是瞞不住了,量刑司居然能找到那老嬤嬤,恐怕也是皇后的功勞吧?
既然皇后留了那老嬤嬤到現在,說不定那侍衛也早被她捉了,只待關鍵時刻令其出來給自己致命一擊。
這一盤棋,皇后下的好遠好大。就為了將她與太子佈局其中。
這永華宮應該就快不屬於她了,不知道皇上會如何處置,是打入冷宮,還是賜死?
奇怪的是,既然已經查到了這麼多,皇上為何遲遲不傳她去對質?按著常理,皇上應該龍顏震怒才是,怎會如此平靜。
難道皇上不信?可若是不信,又怎會將她與太子分別禁足至今?
這樣的事實擺在面前,皇上又怎會不信呢?
之所以如此平靜或許只是因為家醜不可外揚,故作鎮靜吧。
如今這情況,一旦皇上認定了鶴炎身世的真實性,一定會廢了太子。
柔貴妃想的不錯,直到又過了半個月,皇上突然下了一道旨,廢黜太子,而她也被打入了冷宮。
這一天冷的出奇,一場大雪毫無徵兆的到來,在空中飛舞,漫天漫地的白,沒幾個時辰,地上就像鋪了一層厚厚的白絲絨毯子。
就著這滿天的雪花,柔貴妃被拖去了冷宮。
儲青宮的大門也緊緊關閉,太子從此要禁足在內。
聖旨上並未道出實情,對外宣稱的是因太子玩物喪志,流連於市井酒肆,與敵國之人來往甚密,雖然因為未識破對方身份而被矇蔽,可失德失行,沒有資格再居儲君之位,因此廢黜太子之位,即日起禁足於儲青宮,永不得外出。
而柔貴妃罪在管教不嚴,縱子妄為,故而打入冷宮反省。
不知情的人,都覺得如此處罰太過重了。
可知情的人自然明白其中緣由。
柔貴妃更是心知肚明,聖旨上這樣的說辭,起碼儲存了皇家的尊嚴。
由始至終,皇上都沒有見柔貴妃一面,也沒有問她一句。
她開始還擔心,若是皇上問了,她要如何答呢?
真相太傷人,說謊又是欺君。
好在皇上連這個為難的資格都沒有給她,就這樣處置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