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也在這種看似忙碌,卻還算愜意的生活中緩緩而過。
當然,唐奕除了這些‘正事’,又幹了一件不算正事的正事。
鍛鍊身體!
早就說讓君欣卓幫他打熬一下筋骨,像去歲那般的忙碌差點沒把唐奕搞垮。十六歲的年紀,七尺身量的半大小子,瘦得只剩一把骨頭。跟個病撈鬼似的。
唐奕是真怕了,以大宋的醫療水平,一個不好,他就得來個英年早逝。
所以,現在閒下來了,唐奕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鍛鍊身體。不求提槍上馬,最起碼也得結結實實的,別一點小病就要了命吧?
起初是君欣卓陪著他,每天一早從望河坡跑到回山碼頭,再從碼頭一路奔回。一來一回七里有餘,回來之後,二人再到小樹林裡練一些基本的強身招式。
後來,唐奕覺得憑啥我自己天天累得跟狗似的,賤純禮、宋楷他們卻能睡到吃早飯?於是,唐奕連蒙再騙,帶嚇唬,把那幾個懶貨全都拉上一起受累。
再後來,習慣了這種每天晨練一番的生活,大夥也都自覺了,唐奕又把目光放到了范仲淹、尹洙的身上。
古人的養生之道
恩不動就是養生。
這是不對的,生命再於運動嘛!這幫‘老幹部’更應該多多鍛鍊。
這一點得到了孫郎中的認可,藥王孫思邈的養生法中就提到朝陽初升,採天地之精的秘法。
於是,整個觀瀾書院,上到范仲淹、趙德剛、尹洙、杜衍,下到燒火做飯的火夫,太陽一擦天邊兒就都起來活動,整個觀瀾一派生機盎然,就連不滿兩歲的小么兒,都被甄姨帶出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四月初。
泰山先生孫復進京,一併而來的,還有泰山書院學子四十三人。
自慶曆五年,石介西去後,泰山書院失去了徂徠先生的闢護,日漸凋零。後幸得孫復罷官之後念往昔與泰山書院舊緣,重歸授業,書院才能得以再現昔日榮耀。
此次,孫復得恩師範仲淹之請前來觀瀾,乾脆就把書院願隨他而來的仕子一併帶來,算是除了宋楷那幫官二代之外的第一批學生了。
據孫復說,這其中還真有幾個算是好苗子,將來很可能成為經國之才。
泰山先生在文壇的地位,僅次於一代文壇領袖歐陽修和其師範仲淹,文名尤在胡璦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