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津塘高速公路營運管理公司又待了一會,林志浩也將京津塘高速公路最近三個月的運營狀況,這也是早就準備好的資料。
整個京津塘高速公路,總投資額為11.3億美元,以目前的匯率,差不多是29億人民幣,而如今,整條高速公路,三個月的營收便1.4億人民幣,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那麼在5年多一點的時間,便可以回本。
不過現實世界的因素很多,如前幾年投資期的時間沉餘、貸款利息、後期的高速維護費用、高速管理費用等等,按照內部人員的估計,再參考燕京經濟的發展速度,到了8年後,也就是1992年,所有的投資就都可以收回。
也就是說,到了8年後的第九連,賺取的利潤便是淨利潤了,估計一年三五個億是沒問題的。當然,這沒考慮通貨膨脹。
“內地的經濟,也許會發展的更快,這條高速公路的收益,也許還要更高。”陳志文在聽完所有資料回報後,笑了笑說道。
“多謝陳先生吉言了,我們的收益是次要的,主要是高速公路的資料,是經濟的象徵,我們的生意越好,整個地區的經濟也就更好了。”林志浩又說道。
“當然。”陳志文點點頭說道,在80年代,全國都沒有高速公路的時候,任何人,哪怕是閉著眼睛,選擇一些大城市之間建高速,一旦建成,後面基本上不到十年時間就能將成本給收回來,而一般收費約定是30年,也就是說,後面20年都是白賺了,又因為是大城市之間的通道,同時十幾年後的內地經濟更好,私家車更多,只會賺的更多。
整個內地,能與京津塘高速公路價值相當的也就那麼幾條高速,被胡應相承包的粵深高速也是其中之一,其他的如滬寧高速、京滬高速等等,現在也還沒有規劃出來。
而這樣的一條高速,一旦成功了,絕對不僅僅是對地方的影響,而是全國,因為全國其他地方,都可以以這個為模板來建設高速,哪怕沒有外資參與,也可以依據未來向銀行貸款,當然,不同城市還是不一樣的,具體就要看實際情況了。
不過以目前國內經濟的情況來看,短時間內,是沒有這樣的好專案了。因為80年代中期,雖然出口逐步火熱,但內部經濟還是有不少問題,特別是傳統國企的經營失敗,需要政府出錢養著,這個壓力太大了,一直到了90年代,這個問題才算逐步解決。
後續,所有人也就是輕鬆的隨意聊著天,實在也是因為,這不是工廠也不是正常的公司,就是一段收費的高速公路,收費價格還是國家定的,從建好那一刻起,公司自己也沒辦法控制自己的未來,完全就是看整個地區的經濟發展了,也沒啥好說的,以後只需要收費+保養就行了。
除非等到哪一天,4車道實在是太擁擠了,那就可以準備擴建了,不過那也是多少年後的事情了,而因為這一次的徵地,早就準備好了周邊的土地,等到擴建的時候,也是經濟騰飛地價高昂的時刻,光是這早準備的一步,就不知道能省多少錢了。
下午,陳志文等人便離開了京津塘高速公路管理公司的總部。
回去的路上,周家楊突然說道:“陳生,我覺得,我們應該去了解一下塘沽港口了。”
“看來你與我的想法一樣,現在的確是適合投資的時候了。”陳志文笑了笑說道。
塘沽港口,是未來內地北方最大的港口之一,僅次於唐山港口,最巔峰時期的年吞吐量高達5.5億噸,整個京津冀地區的出口貨物,基本上都是從這裡出口,甚至TJ市的地位,塘沽港口都有著很大的影響。
早在民國時期,塘沽港口的優質地理位置就被發現,隨後被建成港口,50年代之後的幾十年裡,又經過了大量的翻新改進,在1974年的時候,年吞吐量高達千萬噸,在當時已經是全國最大的港口之一。
只是規模大歸規模大,卻不先進,很多還都是靠著最基礎的方法,進行發貨,還有很多貨物,都不是透過集裝箱,這已經開始與世界脫節了,不過因為很多非發達國家也是這樣的模式,所以暫時還能應付,可如果想盡量出口給歐美,那集裝箱就必須大規模普及,同時,即使有集裝箱,現代化的管理模式也是需要引進的。
陳志文也早就開始盯上了全國範圍內未來的超級碼頭,也一直在等待合適的時機,畢竟,哪怕自己主動想要去投資,也得等人家準備擴建或者新建才行,不然人家沒這個計劃,就跑過去找人家,就很離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