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重生之實業巨頭> 608 膝上型電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608 膝上型電腦 (1 / 2)

誰都知道哪怕天水圍真的成功建起來了,人工成本會比香港其他地方低不少,但也不可能比得了隔壁的內地,紡織業甚至大部分低等產業,離開香港是必然,但這不代表不能發揮最後的餘熱,在天水圍發展初期,就是需要大量的人力工作崗位。等幾年之後,人力貴了,天水圍的基礎也發展起來了,再接手的就是高階一點的製造業,以及相關服務業了。

“好的,我明白。”李浩楠點頭說道。

星河貿易從香港採購服裝,顯然是不划算的,雖說未必一定會虧本,但至少是少賺了,這兩年服裝行業,在香港就不太行了。在沒有品牌溢價或者特殊優勢的時候,是沒辦法與內地、灣灣以及部份東南亞國家競爭的。

“除了港督說的服裝行業,其他類似玩具、塑膠製品,也可以引導他們往天水圍遷移,不是每一家都願意離開香港的。”陳志文又說道。

香港工業向內地轉移,是大趨勢,但這個趨勢,也是需要很長時間的,在原先的歷史上,85年地產牛市之後,工業地皮也一樣大規模上漲,雖然幅度比不上住宅與商業,可能夠上漲,就說明需求量還是在提高的,這一點,也可以從各個行業的出口資料來看。

也就是說,香港的工業,實際上也是在轉型的,從最低端的代工,慢慢轉向電子產業、玩具產業、高階服裝業等等,至少說,是在往這個方向努力的。

可惜,旁邊有個內地,改開政策確定之後,對各種工廠的吸引力實在是太大了,虹吸了香港的工業,打斷了轉型。

不要說香港,就是東南亞甚至印度墨西哥乃至部分東歐國家,未來幾十年也都逃脫不了被內地虹吸工業的命運,要知道,這些國家在內地改開之前就在逐步吸收發達國家的低端產能,亞洲甚至還出現了四小龍四小虎,最後全沒了。

不過內地的虹吸效果再強,那也是以後,目前來說,想吸走香港的所有工業,還是需要幾年的,從原先歷史上香港工業地皮從80年代末開始下跌,就說明至少香港工業的上升期是到那個時候才被打斷的,然後開始下跌,而徹底沒了,估計要到90年代,離現在估計還有個七八年。

這個時間不長不短,也足夠天水圍初期發展起來了,再說如今受自己的影響,香港的部分工業,說不定還是可以留下來的,放在整個香港,也許看起來比率很低,但如果能夠都放去天水圍,對地方經濟的增效還是很明顯的。

人工成本高,並非無解的,只要產品做的高階,或者產業鏈集中,也還是能對沖一點的。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還能誕生一些原先歷史上不存在的新公司,那就更好了,陳志文也更希望,香港的工業,還有其他人參與。

“好的。”李浩楠說道

“那就先這麼定下來,初期先將港口附近的基建給做起來,然後再配合一些小工廠,做個村出來,以後再慢慢擴張,港府那邊,也應該會出臺政策,或者建基礎設施,我們到時候就再看吧。”陳志文又說道。

有錢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但警察局、消防最基礎設施配套可不行,這些都是需要港府來的,所以說,如果港府不支援造鎮,那就沒的玩,更不要說以後的公路地鐵了。

“好的。”幾人異口同聲的說道。

由港督與陳志文一起協商的事情,自然是得到了所有人最重視的態度,在第二天,立刻就有著一批港口方面的專家,從葵涌碼頭正在建設的5號碼頭出發,前往天水圍,討論擴建港口的問題,好在這裡很早之前就已經有了規劃,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因此,專家團隊也只是再過來確認一遍。

紅牛工廠,也派人前往了港口附近的土地,意圖在這裡尋找一個合適的位置,這幾年來,東南亞經濟開始好轉,先富起來的人對於高階飲料也有了一定需求,這也讓香港的紅牛工廠開始忙了起來,即使沒有天水圍的事情,紅牛在香港的產能也是需要再提高了,不然,總是從美國工廠或者歐洲工廠調貨,成本高一點不說,還耽誤時間,影響效率。

美的則是沒什麼動靜,短時間之內不考慮這個問題,實在是技術含量低的在往內地轉移,含量高的,對於員工與配套有著很高要求,元朗這麼多年來也算是穩定了,不會隨意更換的,即使未來要搬去天水圍,也會等到天水圍這邊有了足夠的人口,再安排。

星河貿易則是對著很多紡織業工廠放出訊息,如果考慮將工廠搬遷至天水圍,那邊可以給予更多的訂單及一定的優惠等等。

無論是紡織廠還是飲料工廠,對大部分員工的要求不高,屬於隨便招個人只要認識幾個字,再幾天之後就能上手了,剩下小部分技術、質量或者其他管理人員,那就多花點錢,準備好居住的地方,然後再給予一定補貼,週末再讓人家回港島或者九龍即可,而如果是單身,那就更好了,只要等到天水圍有了一定的娛樂,那估計就不會離開了。

港府那邊也有了一定的動作,地政署也頻頻派人去天水圍,與正在當地的和黃置地協商各種事情。

這麼大的動作,涉及這麼多人,在最開始的時候,很多人知道了也沒想太多,以為只是置地想在天水圍建房子,但後面隨著聲勢越來越大,大量的施工隊伍進駐天水圍,所有人也都知道了,這是準備在天水圍大搞活動了。

長江實業大廈:

“天水圍造鎮,這陳志文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李嘉成放下報紙後,搖頭說道:“本來看去年,置地與和黃都沒怎麼參與競拍土地,也沒購置其他地皮,只是在認真的開發著自己的地產,我還以為陳志文對香港地產放手了,想不到突然間來了這麼一個大招。”

坐在沙發側面的莊月明笑道:“人家只是看不上那些小打小鬧而已,也可能是不想與我們這些小公司搶生意罷了,但要是碰到這樣的大專案,怎麼可能不動心,而且,這天水圍,在多年以前就被陳志文收購了,你說,他會不會在那個時候就想到今天的事?”

“不太可能,估計也是看那邊地面積夠大才買下來的吧,那時候天水圍荒無人煙,就一些偷渡的人,根本就不可能開發,就是今天,哪怕陳志文與港府合作,都很難在那裡做出什麼成績。”李嘉成分析說道。

“當初陳志文的想法,沒人會知道了,不過我倒是覺得,天水圍這個造鎮計劃,還真有可能成功,陳志文手中最厲害的,就是控制著大量的製造業就業,這些製造業的主要客戶都是歐美,不受香港經濟影響,而且市場也被他自己控制住了,品牌也打響了,真要是在天水圍提供幾萬高薪就業,你覺得會擔心沒人去?只要人去了,那相關配套自然也會有人去替他做的。”莊月明說道。

“你的意思是,陳志文會讓我們這些地產公司也去他那裡發展?”李嘉成問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