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帝看向朱希孝“朱希孝,你怎麼說?”
朱希孝道“臣以為陸都督所言極是。組建新軍是大事,兵源萬分重要。需派欽差專門考察。”
嘉靖帝又轉頭看向呂芳。
呂芳心領神會“稟皇爺。老奴聽說西苑百鳥房的幾隻鬥雞蔫蔫不濟,不堪鬥賞。義烏特產一種名曰白頸長尾的野雉雞。”
“這種雉雞中的極品名曰‘鐵冠金爪血將軍’。能鬥得過惡犬呢。”
“不如差林十三前往義烏,替百鳥房尋找血將軍。”
嘉靖帝頷首“嗯,就讓林十三去一趟義烏。”
裕王府書房。
高拱和張居正與裕王圍坐喝茶。
徐階名義上是裕王的老師。但裕王牢記嘉靖帝的那句“徐階小人”,與徐階始終隔著一層。
每遇大事,裕王總是會找兩個心腹高拱、張居正密議,而將徐階排除在外。
裕王道“南直隸的趙貞吉給孤來了信。說絕不能讓胡宗憲在東南募新軍。否則新軍會成為嚴傢俬兵。”
“福建的譚綸則來了另一封信,說胡宗憲與尋常嚴黨不同。他募新軍只有公心,沒有私心。是抗倭所必需。”
高拱是個孤傲之人,也是個性情中人。他在裕王面前一向是直抒胸臆“殿下,切不可聽趙貞吉之言。”
“徐閣老和趙貞吉與江南大族穿一條褲子。他們最不希望看到的便是倭患平息。”
“至於嚴嵩那邊,亦不希望倭患平息。在他們看來,養寇才能自重。”
“他們都在為自己想,唯獨沒有為朝廷想,為百姓想!”
“臣仔細看過胡宗憲的那道奏疏。句句在理!不建新軍,倭患根本就不能平息!”
“臣以為,殿下身為儲君,應表態支援胡宗憲。”
張居正道“高寺卿所言極是。臣聽說,胡宗憲打算用戚繼光為新軍統帥。這戚繼光臣早就聽過,是明軍中前途不可限量的帥才。”
“他年少時便寫了一首詩明志。”
裕王來了興趣“哦?什麼詩。念來聽聽。”
張居正朗聲道“小築暫高枕,憂時舊有盟。呼樽來揖客,揮麈坐談兵。”
“雲護牙籤滿,星含寶劍橫。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裕王聽後大為讚賞“封侯非我願,但願海波平好詩,好詩。振聾發聵!是個有報國安邦大志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