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十三手裡拎著一個麻袋。孫越肩膀上則揹著一個大竹簍。竹簍中則是一堆偷猴所用的物什。
林十三壓低聲音:“咱們一會兒依計而行。”
孫越頷首:“成。我得報一糞桶之仇!”
二人正說著話呢。突然間,一頂藍呢大轎停在了吳承恩的四合院門前。轎中下來一個穿便服的男人,他大步進了四合院。
林十三皺眉:“吳承恩一個歲貢生,跟部院大臣有交情?”
太祖開國定下規矩。京中只有皇親、勳貴、正五品以上且過六旬的老年官員、婦女才可用轎。
永樂朝後,京中正三品以上文官可乘轎,不限年齡。武官嚴禁乘轎。
正德帝總把“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掛在嘴邊。故正德朝及之後,官員皆可乘轎。只不過轎子按品級區分。
藍呢大轎,如今是朝中部院大臣才可享用的。
林十三壓低聲音:“咱且罷手。總不能當著部院大臣的面兒偷猴兒。”
“你換下夜行衣,去找轎伕套套話,看是哪位大人物進了吳宅。”
孫越點頭:“成。”
進了吳承恩四合院的人,是禮部右侍郎,李春芳。
李春芳是吳承恩的老鄉,兩人曾在一處求過學,說是知己都不為過。
同窗知己,官途卻是截然不同。
吳承恩鄉試屢屢不第。人家李春芳二十歲就中了舉。
之後李春芳連續四次參加會試,名落孫山。
要麼不中,要中就中個大的。
嘉靖二十一年,三十六歲的李春芳終於會試得中,殿試更是問鼎一甲第一名狀元及第。
之後的李春芳一帆風順。先進翰林院坐館。被挑入西苑為嘉靖帝撰寫青詞。
嘉靖帝對他的青詞讚不絕口。於是李春芳破格被升為翰林學士。
後又在太常寺做了一年少卿。今年高升禮部右侍郎,躋身部院大臣之列。
四十九歲的禮部右堂,又頗得聖寵。今後很可能入閣。
李春芳見到吳承恩,眼中滿含熱淚:“汝忠兄,當年淮安一別,已有整整十三年未見。別來無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