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其它小說>我錦衣衛養象臨時工,咋成權臣了> 第二十六章 三萬裡河東入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六章 三萬裡河東入海 (1 / 3)

高忠沒有正面回答陳洪。他意味深長的說:“咱們是皇上的人,陸都督和嚴閣老亦是皇上的人。”

高忠說的是事實。

大明近三朝中,弘治朝是文官的天下。

正德、嘉靖兩朝的歷史則是皇帝與文官的鬥爭史。

正德帝自不必說,為了從文官手中奪回權力,搭上了一條命。

嘉靖帝從入宮繼位那天開始,便與文官水火不容。一個大禮儀事件就持續了四年。

後來嘉靖帝找到了對付文官集團的門道。為制衡文官集團,他重用宦官、家臣。

嚴嵩與陸炳都是嘉靖帝的家臣。積極維護皇帝的利益。

徐階則是外臣,代表著文官集團的利益。

陳洪笑道:“高公公說話總是這樣雲山霧罩。”

孟衝半陰不陽的說:“別忘了,夏言、朱紈、盧鏜都是嚴閣老和陸都督當年聯手整垮的。咱們黑山會要救盧鏜,豈不要得罪嚴、陸?”

高忠卻道:“今時不同往日。諸位都曉得,兩日前皇上對嚴閣老說了一句隱語‘三萬裡河東入海’。”

呂芳道:“我們已經揣摩過這句話。皇上有廢海禁的意思。”

嘉靖帝想廢除海禁已不是一年兩年。他是一個聰明透頂的皇帝。怎能不知開放海上貿易對大明的益處?

奈何朝中大批文官靠著庇護走私、參與走私賺得盆滿缽滿。

其中獲利最多的便是大賢相徐階。

沒了海禁就沒了走私。沒了走私,朝中的“道德君子”們就沒了聚寶盆。

故而清流文官這些年一直高舉祖制的大旗,反對開海。

嘉靖帝對嚴嵩說“三萬裡河東入海”,那是皇帝無奈的嘆息。暗示開放海禁有“三萬裡”的路途那樣遠。

高忠道:“咱們能揣摩到上意,嚴閣老同樣能!若要開放海禁,搞海上貿易,必備的條件是肅清東南倭患,打通東南海路。”

呂芳接話:“肅清倭患需要能打的名將坐鎮東南。”

高忠頷首:“沒錯。故而嚴閣老準備放盧鏜一馬。諸位都曉得,自盧鏜進了刑部大牢,三年來沒有任何音訊傳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